章回神话传说:山萸仙踪·雨水润苗
楔子·天泉妙化
诗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水节气,天地阳气渐升,寒湿之气与阴液交融,正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之理。悬壶谷中山茱萸得立春木气之萌,至此时需承雨水“润下”之德,在燥湿之间寻得真阴妙化。且看青黛仙子如何以甘露调阴阳,借五行辨润燥,在赤松子的辛润之法与自身的酸甘之道间,悟出“金水相生”的至理玄机。
第二回
一·五气经天 甘露分三层
正月中,雨水节气初至,悬壶谷上空忽然浮现五色彩云。青黛立于药田之中,见东方苍气如丝绦,西方素气似绫罗,南方丹气若流霞,北方玄气犹墨浪,中央黄土之气凝成华盖,正是《五运行大论》中“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的“五气经天”异象。
巳时三刻,云开雾散,三滴晶莹剔透的甘露自天而降,分别坠入青黛预先备好的玉盘、金盏、瓷瓶之中。头滴甘露形如明珠,落地无声,在玉盘中化作清光——此乃“天泉之气露”,取东方甲乙木气之清轻,性属阳;次滴甘露色如琥珀,触盏有声,在金盏中凝成琼浆——此为“地泽之血露”,含西方庚辛金气之清肃,性属阴;第三滴甘露重若珍珠,沉瓶底而不散,在瓷瓶中化为紫液——此是“人元之精露”,藏中央戊己土气之冲和,性属至阴至阳。
“《太素》云:‘天有三气,地有三形,人有三态,故治有三变。’”青黛喃喃自语,取出《甘露经》对照,见书中图示与眼前异象分毫不差:“气露养神,血露养形,精露养精,正合雨水‘养真阴’之要。”她以指尖蘸取气露,轻触山茱萸叶片,叶尖立即泛起润泽之光;再以血露涂抹茎秆,青色表皮下竟隐约可见血丝般的脉络;最后将精露滴在根部,息壤中骤然升起氤氲水汽,如云雾绕山。
二·赤松论道 辛润激争议
未时初,西方药田忽然传来阵阵松香,青黛抬眼望去,见一位身着朱红色道袍的老者踏松枝而来。老者鹤发垂肩,腰间挂着松脂炼成的药囊,正是掌管西方金气药田的赤松子仙师。
“青黛小友,闻得你以酸甘之法养山茱萸,可是有误?”赤松子开口便如秋风扫叶,直切要害。
青黛施礼道:“仙师何出此言?雨水节气,湿气渐盛,当以甘润养阴,防燥伤肝,此乃《素问·上古天真论》‘服天气而通神明’之理。”
赤松子却摇头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