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神话传说:山萸仙踪·白露养阴
楔子·气精同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气生精,二者互根互用。”白露时节,金气收敛,阴气始凝,悬壶谷中山茱萸得“肺肾相生”之气,需在益气与固精的博弈中,悟透“气精互化”的真机。且看青黛仙子如何借益气仙子的生脉之法,合填精仙子的固精之术,在张锡纯仙师的点化下,炼就山茱萸“气精双补”的至臻妙品。
第十五回
一·金气收敛 秋云凝琥珀
八月节,白露初至,悬壶谷中夜露凝珠,药田的银杏叶泛着金光,五味子果实如红珠垂串。青黛立于药田之畔,见山茱萸的阴阳鱼果实竟分化为两半:左半颗如秋云飘逸,色白质轻,隐约有云雾流动,显“肺气亏虚”之象;右半颗似琥珀凝结,色赤质重,暗含金色纹路,现“肾精不固”之态。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气者,精之帅也;精者,气之母也。’”青黛低语,以纱囊收集清气,囊中点点星光闪烁,如肺气虚馁;以玉瓶收纳精露,瓶中琥珀色液体流转,似肾精外泄。卯时三刻,白露的第一缕收敛之气漫入药田,清气竟化作白鹤,冲左株枝头,叶片金纹如薄云蔽日;精露则凝成赤蛇,缠右株根部,银脉似枯枝缠绕,正是“气不摄精,精不化气”的具象化。
青黛忽见左株叶片云纹中勾勒出“膻中穴”(气海)的位置,右株精露里显露出“关元穴”(精室)的轮廓——膻中补肺气,关元固肾精,正是“肺肾同治”的经络印证。她取出“气精平衡仪”观测,两穴之间的白气与赤气如琴弦震颤,暗合“气精互根,盈亏相关”的五行变易。
二·益气献饮 生脉欲固脱
辰时正,中央土位飘来参香阵阵,一位身着黄色道袍的仙子踏白术而至。她鬓插人参花,袖藏麦冬香,正是掌管气药的益气仙子。其身后跟随十二药童,各持益气之药:首童挑人参,次童挎麦冬,三童抱五味子,四童提黄芪,五童携白术,六童挎茯苓,七童抱山药,八童提甘草,九童携大枣,十童挎蜂蜜,十一童抱党参,十二童提饴糖。
“青黛仙子,此草气散精脱,当以益气之法。”益气声如钟鸣,“《千金方》言:‘生脉饮,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治气阴两虚,心悸气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麦冬甘寒,养阴生津为臣;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为佐,此三药如三才之鼎,可固气脱。”
说罢,她挥手布下“益气十二阵”:人参居中央土位,麦冬立东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