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立秋息风·
回前絮语·金风肃降辨风痰
大暑的湿热余孽未消,昆仑山的梧桐已开始飘落第一片黄叶。青蚨站在银杏树下,望着立秋前三日的西风——本应清凉的风,却裹挟着金属的锐响,吹得银杏叶边缘泛起金箔般的光泽,叶脉间隐约可见游丝般的痰浊纹路。他翻开《节气谱》,“立秋”二字旁的批注被秋霜染白:“秋属金,其气肃降,木气不及则金克木,肝风内动,风痰阻络。”书页间夹着的前年立秋蝉蜕,竟已化作琥珀,内部封存着半滴黑血,恰如“风痰瘀阻”的千年标本。
忽闻深山中传来“簌簌”之声,非落叶坠地,却似经络断裂。青蚨循声望去,见七十二只寒蝉集体振翅,翅翼上的斑纹竟组成“偏枯”二字,鸣声如裂帛,震得山崖上的石英砂簌簌滚落,在地面聚成半人高的痰核状石堆。更奇的是,寒蝉坠落处的草木皆向西方倾倒,如偏瘫患者的身躯,暗合“肝风偏胜”的病机。
山脚下的村庄弥漫着酸腐气息,如痰涎久积。青蚨踏入村巷,见村民们或扶墙跛行,或侧卧不能转侧,七十二人中竟有半数口眼歪斜,口角流涎。一位老者坐在门槛上,右半身如傀儡般下垂,左手却紧攥成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此乃《素问·风论》中“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的实证。其舌体胖大苔白腻,舌下络脉紫暗如蚯蚓,正是“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畅”。
青蚨解下腰间的银杏叶香囊,见囊中的麝香、冰片等开窍之品已挥发殆尽,唯有去年立秋采集的天麻仍保持油润。他轻捏天麻,触感如婴儿拳,表面的环节如肝经走向,恰如《本草纲目》中“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的注脚。抬头望向西方,白虎云气已化作风伯形态,手持钢鞭抽打木叶,而东方青龙之象鳞片剥落,正是“金克木,木气衰微”的警示。
一、凉风至时·金气肃降风痰起
甲寅年立秋前三日,昆仑山麓的西风突然变作刀割。青蚨赶到时,见七十二株梧桐的黄叶皆向西飞舞,叶背的叶脉竟呈“风”字形扭曲。他取一片落叶置于掌心,叶肉瞬间化作粉末,唯余叶脉如金丝,缠绕成“痰”字——此乃“金气肃降,木气被抑,风从内生,炼液为痰”的外应。
village中,孩童们的笑声戛然而止,半数以上歪头斜颈,右眼不能闭合。青蚨为一病童诊脉,见其左关脉弦滑如按琴弦,右寸脉沉滞——此乃“肝风内动,痰浊阻肺”之象。病童突然口角流涎,涎水落地竟凝结成胶状,牵拉成丝如蜘蛛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