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仙踪: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
第七回 小满·
第一折·苦菜秀时肝木横
小满前五日,江南水乡的稻田里,秧苗蔫黄如病夫,叶片上爬满青虫,啃食声如细雨沙沙。四十二岁的张佃户蹲在田埂上,手按右胁叹气,指缝间渗出的汗液竟呈暗黄色,滴在泥水中泛起油花。他的妻子端着药碗走来,碗中汤药刚入口,便被他一把推开:“又是白术、茯苓,喝了腹胀更甚!”话音未落,腹中传来雷鸣般的肠鸣,竟夹杂着股股酸气上冲咽喉。
村西头的私塾里,学童阿牛正把泥土塞进嘴里,嘴角沾满草屑和泥沙。夫子用戒尺轻敲他的手,却见他目光呆滞,舌边布满齿痕,舌苔黄腻如豆腐渣,指甲上长着白色斑点——这是典型的“疳积”之象,民间俗称“虫积”。更奇的是,他后颈的“肝俞穴”处生着一片红斑,形如苦菜叶,触碰时竟有灼热感。
芩儿与麦娘、贝母姑娘踩着湿润的田埂走来,脚下的泥土黏腻如胶,每走一步都能带起缕缕白雾。芩儿鬓边的黄芩花此刻呈青黄色,花瓣边缘生着细小的锯齿,恰似苦菜的叶片。她伸手轻触稻叶,叶面上的青虫竟瞬间蜷缩成球,从叶脉间渗出淡黄色汁液——这是“肝热生虫”的外显。
“太阴湿土主气,厥阴风木客气,木克土而土虚,湿随木动。”芩儿取出通灵根,根须上的青色纹路如藤蔓缠绕黄色纹路,“脾属土,主运化;肝属木,主疏泄。今土虚木乘,疏泄失常,致湿热内蕴,蛔虫滋生,正如《脾胃论》所言‘木郁则土衰,土衰则虫生’。”
贝母姑娘的金铃发出低沉的“嗡嗡”声,竟与远处荷塘的蛙鸣相应和。她取出青铜镜照向张佃户,镜中映出的脉象弦滑如按琴弦,关脉尤甚:“关脉属肝脾,弦主肝旺,滑主湿盛。此乃‘肝强脾弱,湿热互结’之证,需‘泻肝热,健脾湿,驱虫积’三法并用。”
第二折·靡草死处遇苦娘
晨雾中,一位身着青衫的女子划着菱角船而来。她头戴竹笠,笠檐下挂着苦菜花编成的花环,每朵花的黄色花蕊上都停着一只萤火虫;腰间悬挂的竹篓里,龙胆草如青蛇盘曲,苦参似铁杵直立,篓底铺着新鲜的苦菜叶,叶片上的露水竟呈淡青色,如胆汁滴落。
“诸位可是来解肝脾之困?”女子开口,声音清苦如饮凉茶,却带着一丝锐利,“我乃‘苦娘’,世居天目山苦竹林,专司肝胆之职。今岁小满,‘满而不溢’方为顺,然木气过旺,如江河决堤,必致土崩水浑。”她轻拂竹篓,苦菜叶上的露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