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草为萤清热毒 土润溽暑补肝肾(第1页)

《黄芩仙踪: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

第十一回 大暑·

第一折·腐草为萤热毒炽

大暑前三日,川蜀山地笼罩在青紫色的暮霭中。青城山脚下的山谷里,腐草堆中腾起幽蓝的荧光,宛如无数小灯笼漂浮在草丛间,走近却发现是萤火虫的尾部泛着诡异的青黑色——这是“腐草化萤”的异象,却因今年大暑热毒过盛,荧光竟带着刺骨的寒意。

五十八岁的山民王老汉蜷缩在竹榻上,脖颈处生着拳头大的疔疮,疮头紫黑如炭,周围皮肤红肿发亮,渗出的脓液呈暗绿色,散发着腐臭之气。他的儿媳翠姑捧着药碗叹气:“喝了三剂黄连解毒汤,热却更甚,夜里还说胡话,看见满屋子鬼火……”话音未落,王老汉突然惊厥,手指空中尖叫:“火鸦啄眼!火蛇缠腰!”

更远处的竹林里,一位书生扶着竹子剧烈咳嗽,咳出的痰液中竟带血丝,午后潮热如蒸笼,夜间盗汗湿透衣被,颧骨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形如涂了朱砂。他的指甲脆裂如竹篾,舌面上布满裂纹,中心焦黄,正是“骨蒸劳热”之象,肝肾阴虚已到极处。

芩儿与藿娘、贝母姑娘沿着湿滑的石阶走来,脚下的苔藓泛着暗紫色,每踩一步都能挤出汁液,空气中弥漫着焦糊与腐草混合的气味。芩儿鬓边的黄芩花此刻呈紫黑色,花瓣上凝结着细小的血珠,她伸手轻触腐草,荧光竟瞬间转为赤色,在指尖凝成“毒”字虚影。“少阳相火主气,厥阴风木客气,风火相煽,如干柴遇烈火。”她取出通灵根,根须上的赤色纹路如蛇信吞吐,“心主血,肝藏血,今热毒入营,耗伤肝肾之阴,致‘营血沸涌,虚火内燔’,正如《温病条辨》所言‘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

贝母姑娘的金铃发出尖锐的“叮叮”声,竟与远处山涧的瀑布声形成共振。她取出青铜镜照向王老汉,镜中映出的脉象细数如蛛丝,尺脉尤甚:“尺脉属肝肾,细数主阴虚;寸脉洪大中空,此乃‘热入营血,阴虚火旺’之危证。需‘清营凉血,滋阴透热’双管齐下,非寻常苦寒之剂可治。”

第二折·土润溽暑遇蒿翁

暮色中,一位身着白色葛布长袍的老者负手而来,袍角绣着青蒿的叶片纹样,每片叶的边缘都呈锯齿状,如朱雀展翅。他头戴竹冠,冠上插着三根青蒿茎,茎秆上的白色绒毛在荧光中泛着银光;腰间悬挂的葫芦雕刻着“清营凉血”四字,葫芦口露出的鳖甲边缘呈金黄色,如涂了蜜蜡。

“诸位可是来解热毒之困?”老者开口,声音清越如古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