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藏不见补肾阴 天气上升滋肝血(第1页)

《黄芩仙踪: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

第十九回 小雪·

第一折·虹藏不见湿火炽

小雪前三日,江南丘陵笼罩在青灰色的雨雾中。本该隐匿的彩虹却呈现暗紫色,如一道伤痕横跨天际,瞬间又消散无踪。三十六岁的书生陈墨坐在竹林书斋中,握着毛笔的手不住颤抖,砚台里的墨汁竟自动凝结成颗粒,如寒星散落。他剧烈咳嗽,咳出的痰液少而带血,落在宣纸上竟将纸烧出小孔,边缘焦黑如墨。

“公子又咯血了……”书童捧着药碗叹气,碗中熟地粥刚靠近,陈墨便皱眉推开:“太腻了,胸口像有团火在烧……”话音未落,他突然盗汗如雨,内衣瞬间湿透,枕边的《黄帝内经》书页竟被冷汗洇湿,显出“阴虚则内热”的古篆。更奇的是,他足底的“涌泉穴”周围皮肤干裂如龟甲,却有热气蒸腾,恰似冬日里的温泉口。

村东头的绣娘紫苏扶着门框喘息,她的月经已三月未行,面色萎黄如枯叶,指甲苍白如纸,每到黄昏便觉视物模糊,眼前常有黑影飘动,此乃“肝血虚”之象。她后颈的“肝俞穴”处皮肤泛红如霞,触之灼热,恰似被夕阳灼伤。

芩儿与蓉翁、贝母姑娘沿着湿滑的石阶走来,脚下的青苔泛着暗紫色,每踩一步都能挤出黑褐色汁液。芩儿鬓边的黄芩花此刻呈赤红色,花瓣上凝结着细小的血珠,她伸手轻触竹叶,叶片竟瞬间焦枯,叶脉间渗出暗红色液体,如肝郁化火。“太阴湿土主气,少阴君火客气,湿火相搏,如油入火。”她取出通灵根,根须上的赤色纹路与黄色纹路缠绕成火焰状,“肾属水,主阴液;肝属木,主藏血。今湿火伤阴,致‘水不涵木,虚火内炽’,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言‘虚劳咳嗽,皆由肺肾阴虚,火炎烁金’。”

贝母姑娘的金铃发出尖锐的“叮叮”声,竟与远处的琴音相和。她取出青铜镜照向陈墨,镜中映出的脉象细数而弦,尺关脉尤甚:“尺脉属肾,细数主阴虚;关脉属肝,弦主血虚。此乃‘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需‘滋阴降火,肝肾同治’双管齐下,非甘寒滋润与酸敛养血之品不可救。”

第二折·天气上升遇斛娘

薄雾中,一位身着月白襦裙的女子负手从竹林走来,襦裙上绣着石斛的茎秆纹样,每节都生着两片嫩叶,如翠玉雕琢;头戴竹冠,冠上插着三枝石斛鲜条,茎秆饱满如翡翠,叶尖挂着的露珠呈淡紫色,如紫荆花泪;腰间悬挂的竹篓里,白芍如白玉卧雪,熟地似紫珀沉江,篓底铺着的桑葚干泛着油润的光泽,如黑玉镶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