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记·二十四节气药灵传》
第十六回·寒露·
一·鸿雁来宾识阳微
九月节,百草园内的鸿雁如期南归,却非往年的雍容舒展,雁群低空掠过“足太阴脾经”药草时,竟如携霜带雪,所过之处,干姜的根茎冻裂如龟甲,肉桂的树皮苍白无泽,连一向温燥的花椒也蜷缩成褐色颗粒。关茯神立于“霜华台”上,见自己呵出的气竟化作白色冰花,腰间的“土德铃”结满薄霜,铃声低沉如闷鼓,正是“寒邪直中,脾阳受损”之征。
“寒露三候,鸿雁来宾为初候,本应阳气渐藏,”他喃喃自语,指尖轻触干姜根茎,冻裂处竟渗出透明的冰晶,如脾阳外泄之象,“今岁太角木运余气与寒水相合,遂成‘木克土、寒伤阳’之局。”话音未落,雁群中忽然有鸿雁坠落,羽翼下的绒毛凝结着冰珠,如“阳虚不固”之危象。
茯苓仙子匆匆赶来,广袖中带着刺骨的寒气:“尊长,南边的附子崖遭了寒劫!新采的附子本应乌黑油润,如今却灰白如垩,切开后内部呈蜂窝状,如肾阳衰微之象!”关茯神急行至附子崖,见崖壁上的附子块茎僵硬如石,用“土德凿”敲开,内部竟有冰棱横穿,恰似“命门火衰”的微观写照。
“此乃‘寒邪伤阳,脾肾两虚’之象,”他取出“温里固阳散”,以寒露朝露调和后涂抹,药粉遇寒化作赤色暖流,“干姜辛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肉桂辛甘大热,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合茯神之甘温健脾,共成‘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之功。”
话音未落,附子块茎渐渐软化,表面的白霜退去,露出乌黑油润的质地,内部的冰棱化作赤色汁液,顺着纹理流淌,在地面聚成“温阳”二字。关茯神望着重新饱满的附子,见其表面凝结着细小的露珠,恰似脾阳重新温煦的征兆。
二·雀入大水为蛤辨中寒
卯时初刻,“雀入大水为蛤”之候应时而来。关茯神在“中寒辨证台”上蹙眉——本该南飞的雀鸟,竟纷纷投入“癸水溪”化作蛤蜊,但其壳面布满裂纹,打开后内部呈暗红色,如“寒凝血瘀”之象。他以“土德杖”轻点溪水,杖头竟结出冰花,显示“水寒伤阳,气血凝滞”。
“雀属阳,蛤属阴,阳入于阴本为顺,”他对身旁的干姜仙子说道,后者身着土黄色长裙,裙摆上绣着干姜切片的纹路,发间插着一支姜芽簪,“今岁寒盛于阳,遂使‘阳入阴而不得化’。看这蛤壳裂纹,如脾阳不运;内部暗红,如血遇寒凝。”
干姜仙子轻挥衣袖,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