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生肾府 茯神扶阳复先天(第1页)

《茯神记·二十四节气药灵传》

第二十一回·冬至·

一·蚯蚓结时识阳微

十一月中,百草园内的蚯蚓如期结土成穴,却非往年的有序蟠曲,而是僵硬如铁丝,缠绕成一团团“麻花结”,体表覆盖着白色霜晶,如“阳气衰微,寒湿凝滞”之象。关茯神立于“一阳台”上,见台边的“阳气测候仪”指针停滞在“绝”位,腰间的“土德铃”发出空哑的回响,铃身的戊土符文几近褪色,正是“冬至阳生不足,肾火衰微”之征。

“冬至三候,蚯蚓结为初候,本应阳动土松,”他喃喃自语,指尖轻触蚯蚓,霜晶竟刺入皮肤,留下青紫色瘀斑,“今岁太角木运克土,土虚不能生火,遂成‘命门火衰,寒湿内结’之局。”话音未落,蚯蚓群中忽然有蚯蚓爆裂,体内流出清稀体液,液滴落地即凝成冰晶,如“肾阳绝脱,水液不化”之危象。

茯苓仙子匆匆赶来,广袖中带着彻骨的寒气:“尊长,南边的附子崖遭了寒劫!新制的附子本应乌黑油润,如今却灰白脆裂,切开后内部呈豆腐渣状,如元阳耗散之象!”关茯神急行至附子崖,见崖壁上的附子块茎萎缩如拳,用“土德凿”敲开,内部竟有冰棱贯穿,恰似“肾阳冰结,无以温煦”的微观写照。

“此乃‘肾阳衰微,寒湿痹阻’之象,”他取出“扶阳救逆散”,以冬至子夜的阳水调和后喷洒,药粉遇寒化作赤红色火焰,“附子辛甘大热,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肉桂辛甘大热,能温补肾阳,散寒止痛;合茯神之甘温扶阳,共成‘回阳救逆,散寒通痹’之功。”

话音未落,附子块茎的灰白渐退,露出乌黑油润的质地,内部冰棱化作赤金色汁液,顺着崖壁流淌,在地面聚成“阳复”二字。关茯神望着重新饱满的附子,见其表面凝结着细小的赤金露珠,恰似命门之火重新点燃的征兆。

二·麋角解辨阴虚阳浮

卯时初刻,“麋角解”之候应时而来。关茯神在“阴阳离决台”上蹙眉——本该应阴而解的麋角,竟提前脱落,角基处渗着淡红色血液,角壳内侧附着白色黏液,如“阴虚阳浮,虚火迫血”之象。他以“角脉候气法”测听,麋角的“肾脉”竟呈浮大中空之象,显示“阴不敛阳,虚火上炎”。

“麋为阴兽,角解应阴,”他对身旁的肉桂仙子说道,后者身着赤色长裙,裙摆上绣着肉桂树皮的纹路,发间插着一支鹿角簪,“今岁阴不制阳,遂使‘阳浮于外,阴竭于内’。看这麋角渗血,如虚火迫血;黏液白稀,如肾精不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