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秋分·阴阳相半寒暑平(第1页)

《灵蝶衔春·二十四节气医仙录》

一、阴阳相半·寒暑均平

秋分前三日,药王谷的清晨被镀上了一层琥珀色的滤镜。青梧推开药寮那扇刻有"日月合璧"纹的木门,檐下悬挂的木蝴蝶标本在晨风中轻颤,翅膜上的露珠一半凝结成霜(属阴),一半折射朝阳(属阳),宛如微缩的太极图。云叟拄着拐杖立在药田中央的日晷旁,拐杖头的木蝴蝶雕像左翅覆霜、右翅鎏金,与日晷晷针投射的阴阳分界线完美重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老人的银髯被秋风染成金黄,指向日晷上"阴阳平"三字,"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均而寒暑平,人体亦当调和阴阳。今岁丁巳年,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金气偏旺,易克肝木,需以百合润肺柔金,木蝴蝶疏肝缓急,此乃《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之旨。"

药田里的百合正值盛放,白色喇叭状花朵如莲座般排列,花瓣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呈现两种形态:朝东的露珠晶莹剔透(属阳),朝西的凝结成霜(属阴),恰似人体"左肝右肺"的阴阳分布。木蝴蝶树的叶片呈现出独特的"半青半黄"之态,叶脉左侧为青绿色(属木),右侧为米黄色(属土),暗合"木克土,土生金"的五行流转。青梧轻触木蝴蝶荚果,左半温热如夏(阳),右半清凉如秋(阴),恰似《伤寒论》中"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病理缩影。

远处的秦岭呈现出奇妙的色彩分割:山南麓枫叶如火焰燃烧(阳),山北麓银杏似金箔铺展(阴),一条溪流如银线贯穿其间,形成"阴阳互根"的天然画卷。青梧忽然想起《灵枢·阴阳系日月》中"腰以上为天为阳,腰以下为地为阴"的论述,眼前的山川地貌,竟与人体经络的阴阳分布不谋而合。

二、平灵寻踪·蝶舞平衡

辰时初刻,青梧背着棉麻混织的药篓踏入枫香林,脚下的落叶呈现出"青黄各半"的色彩,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双重声响,如肺金与肝木的和鸣。行至林深处,忽见一团光影在百合丛中旋转,那光影如液态的水银,青碧与银白相互交融,却又保持着清晰的界限,仿佛有人用无形的笔在空气中勾勒着阴阳鱼的轮廓。

近前细看,是一只蝴蝶:翅展六寸有余,翅面左半为深邃的青碧色,如深潭之水(属阴),右半为耀眼的银白色,如中秋之月(属阳),中央以流畅的"S"形曲线分隔,形成动态的太极图案;尾突如两枚棋子,左为黑曜石(象征肾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