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昼夜均平分,阴阳乱乾坤
秋分前十日,青蚨谷陷入诡异的混沌。白日里,炽烈的阳光依旧高悬,灼烤着大地,空气里翻滚着残留的暑气;可一到夜晚,凛冽的寒气便如潮水般涌来,带着白露时节未尽的霜意,将整个山谷包裹在冰冷之中。天空中,太阳与月亮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拉锯战,白昼与黑夜的时长逐渐趋近,却也让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剧烈碰撞。决明子登上观星台,只见北斗斗柄直指酉位,斗身被黑白二色的雾气缠绕,宛如太极图的阴阳鱼在旋转。翻开《太素经》推演,卦象显示“阴阳逆乱,营卫失和”,他神色凝重地低语:“《素问》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秋分昼夜均平,本应阴阳调和,如今却乱象丛生,百姓恐将深受其苦。”
谷中的草木最先感知到这股异常。决明树的叶片在一日之内竟呈现出两种状态:正午时,叶片蔫头耷脑,边缘被晒得焦黄,仿佛被抽干了水分;到了深夜,叶片上又结满白霜,变得脆硬易碎,轻轻一碰便簌簌掉落。池塘里的荷花早已凋零,只剩下枯败的茎秆,白天在烈日下泛着枯褐色,夜晚则被寒气浸染成青黑色,宛如一具具沉默的尸体。更令人心惊的是,往日里清脆悦耳的虫鸣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沉、压抑的嗡嗡声,仿佛天地都在发出痛苦的呻吟。
村民们的病症也如阴霾般蔓延开来。青壮年们普遍陷入失眠的困境,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即便好不容易入睡,也是噩梦连连,醒来后疲惫不堪,精神恍惚;妇人常常心悸怔忡,稍受惊吓便心跳加速,胸口闷痛,仿佛有一块巨石压着;老者们则出现手足心热的怪症,手心脚心滚烫,如同握着炭火,可身体其他部位却畏寒怕冷,穿再多衣服也不觉得暖和;小儿们食欲不振,面黄肌瘦,时常腹痛腹泻,哭闹不止。其中,布庄的周娘子病情最为危急,她连续多日失眠,精神萎靡,时而高热不退,时而冷汗淋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而乱,整个人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决明子赶到周家时,周娘子正蜷缩在床上,眼神空洞无神。他伸手为她把脉,指下脉象如同受惊的兔子,慌乱无序,忽快忽慢。再看她的舌头,红得如同燃烧的炭火,上面布满裂纹,却几乎没有舌苔。“此乃‘阴阳失衡,虚火上炎’!”决明子神色严峻,立刻取来温水为她擦拭身体,试图缓解高热。随后,他又仔细观察周娘子的痰液,痰液稀少且黏稠,呈淡黄色,这正是阴虚火旺、津液被灼的典型症状。
二、蛰虫坯户探病机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青蚨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