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草冢阴云蔽日,药工魂断碑残篇
春分前三日,太行深处的百草冢被一层灰黑色的雾霭笼罩,雾气如稠粥般凝滞,连正午的阳光也穿不透。蘅芜与苏翁踩着腐草前行,鞋底传来细碎的 crunch 声——那是历代药工遗骨化作的磷石。前方断碑歪斜,碑身布满苔藓,苔痕勾勒出类似人参、茯苓的形状,仿佛是草木对医者的永恒纪念。
“此冢本名‘本草陵’,”苏翁的声音被雾气吸收,显得闷哑,“商纣王为求长生,强令药工尝遍天下毒药,凡误服身亡者,皆埋于此。你闻这气味——”他抬手扇动,雾气中飘来混合着朱砂、雄黄、乌头的复杂气息,“每一缕都是断肠草的冤魂。”蘅芜皱眉,见雾气中隐约有光点浮动,形如人形,却无实体,衣袍上的药渍颜色各异:朱砂的暗红代表砒霜之毒,胆矾的蓝紫象征乌头之烈,空青的碧绿暗示汞中毒之殇。
忽闻左侧传来低低的啜泣,如秋虫悲鸣。一群药工幽灵从雾中浮现,他们手持断锄,眼窝深陷如黑洞,指甲缝里嵌着发黑的药泥。为首的幽灵衣袍撕裂,露出胸口的紫色斑痕——那是误食紫雪丹过量的征兆。他踉跄上前,枯槁的手指几乎触到蘅芜衣襟:“仙子可曾见过《神农本草经》?我等尝遍百毒,却连药经残页也摸不到……”他身后的幽灵们齐声呜咽,声音中混杂着“归经”“炮制”等破碎术语。
蘅芜注意到,每个幽灵的手腕都缠着褪色的草绳,绳上系着骨制药牌,牌面刻着“尝草第叁佰柒拾号”之类的数字。她试图以“望气术”查看,却见他们的灵体被灰黑色毒雾缠绕,唯有心口处有一丝微弱的土黄色光芒——那是对医道的执念未灭。“他们并非作祟,而是求告无门。”苏翁叹息,“《神农本草经》乃药工之魂,若能寻得残卷,或可安抚其心。”
二、五谷阵初现锋芒,戊土旗力镇群邪
蘅芜深吸一口气,按住腰间的雷泽石。石面的震卦纹路发烫,照亮周围三丈之地,药鬼们在光芒中瑟缩,却未逃离——显然,他们仍对生者抱有期待。她迅速打开药箱,取出五谷:北方粟米(水)、东方小麦(木)、南方稻穗(火)、西方黍粒(金)、中央稷米(土),以赤绳按五行方位摆成戊土阵,中央放置神农氏陶像,像前供奉无花果叶(木)与龙鳞草(风木),取“木能疏土”之意。
“土者,万物所归。”蘅芜默念《土德镇邪经》,以无名指蘸取朱砂,在五谷上书写“戊己土”符。刹那间,五谷悬浮旋转,粟米泛黑如墨,麦粒透青似玉,稻穗染赤若霞,黍粒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