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春分·昼夜平分阴阳半 寒热平调脾胃和(第1页)

《重楼二十四节气神异志》

第一部分 昼夜均分雷始收,灵草含光判春秋

春分初至的子夜,昆仑北麓的天地交界处泛起一道淡金色的光痕,如神工用玉尺将夜色平分。七叶一枝花的七片叶片突然各自转向,三片朝东承日,四片朝西纳月,叶面上的脉络在月光下显出阴阳鱼的纹路,随着更漏的节奏缓缓旋转。根茎处的节间渗出半透明的黏液,一半温热如醴,一半冰凉如露,在冻土上凝结成"平"字,左半为火纹,右半为水痕。

花茎顶端的花苞呈太极图状,绛红与青绿各占一半,中央雌蕊分作两色——阳面金黄如日,阴面银白如月。当北斗七星的天玑星正指南方时,叶片突然发出清越的钟磬声,东边三片叶吐纳阳气,西边四片叶收敛阴气,形成的气场在灵草周围结成八卦阵,阵眼处悬浮着一枚滴溜溜旋转的玉衡星虚影。

守护昆仑的白泽灵兽踏过光痕,见灵草根部周围的土壤自动分成两半,东半温燥如春阳,西半湿润如秋露,中间一道细如发丝的金界将寒热隔开。更奇的是叶片表面浮现出脾胃的解剖图,胃腑属阳的部分泛着红光,脾脏属阴的部分透着青气,随着昼夜交替而明暗转换。山涧的融水在此处一分为二,东支温热可浴,西支冰凉刺骨,交汇处形成太极图案,被灵草根系吸收时,竟在根茎中形成寒热两股津液,并行不悖。

东方天际的句芒神宫传来十二声钟响,每响过后,灵草叶片便切换一次阴阳鱼的纹路。当第十二声钟响时,七片叶同时发出虹光,将空中的惊蛰残雷化为齑粉,雷粉落地聚成"和"字,左半为禾苗(属木),右半为口(属土),正是木土调和之象。白泽低鸣着绕灵草八卦阵三周,见其花茎已化作半金半玉的颜色,知是天地阴阳在此刻达到平衡,灵草正以自身之性,演绎春分"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的至理。

第二部分 春神按律调玉衡,灵草分寒热和胃

当晨曦将昆仑山口的云海染成半金半紫时,春神句芒乘六龙玉辇降临,神尊头戴的青旃冕冠上悬挂着二十四节玉旒,此刻独独春分玉旒分为两半,左半暖玉生烟,右半寒玉凝霜。他手中玉杖顶端的柳枝分作两叉,东叉抽芽如雀舌(属阳),西叉凝露如珠泪(属阴),轻点灵草花茎时,花茎竟从中裂开,左半流金,右半淌银,合成一柄半暖半寒的玉尺。

"今岁春分,主气厥阴风木,客气阳明燥金,金木相搏于中焦。"句芒神抚过玉尺,尺面映出岭南百姓胃脘胀痛的虚影,"木旺乘土,易成寒热错杂之证,上热则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