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菊仙踪:二十四节气神纪》
一、雨盛谷湿,萍腐虫生
谷雨前十五日的寅时三刻,太行东麓的牧野谷笼罩在四合雨幕中:上层是如丝如缕的梅雨,中层是翻涌的青霭,贴近地面处则蒸腾着浓浊的白炁。甜叶菊仙子踏云行至谷口,见东方七宿的牛、女二宿被雨云织成密网,星芒透过云隙时竟泛着水绿色——此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载"雨生百谷"的时节,却因今岁乙木太过,雨湿与木气相搏,致"谷得雨而不生,反为湿腐",谷中弥漫着霉烂的甜叶气息。
河谷的稻田里,新插的稻秧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黄,叶尖凝结着黑褐色的霉斑,随雨滴落下时在水面漾开墨色涟漪。仙子蹲下身,以玉簪挑开一丛稻根,见须根上缠绕着白色的虫丝,轻轻一扯便拉出数条通体透明的湿虫,虫身泛着水光,口器中渗出的黏液竟将稻根腐蚀出孔洞。更惊人的是池塘中的绿萍——往年此时应如绿毯铺水,今日却成块腐烂,腐萍随波流动,所过之处,甜叶菊的浮根也被染成灰黑色。
"北斗开阳星青光盈满,却被雨湿之气浸成水纹,"仙子仰观天象时,见开阳星的光芒在雨幕中扭曲,投映在地面的竟是虫豸爬行的痕迹,"《农桑辑要》云:'谷雨无雨,谷乃不殖;雨多湿盛,谷反生虫。'今岁雨湿过盛,木旺乘土,脾土不运,恐成'谷腐虫生'之厄。"她伸手触碰腐萍水,指腹传来冰凉滑腻的触感,那水竟顺着指甲缝渗入,在皮肤上留下蜿蜒的虫形湿痕。
谷外的村落里,老农正对着粮仓长吁短叹——三日前新收的甜叶菊干叶,竟在一夜之间长满绿毛,霉斑如地图般蔓延,凑近一闻,甜香中混杂着酸腐气。他试图抖落霉斑,叶片却碎成粉末,指间残留的黑色碎屑竟化作细小的湿虫,在掌心爬动。仙子见状,知这湿浊之气已从天地渗入谷粮,需以甘润之法紧急护谷。
二、生萍盏悬,甘润护谷
仙子从袖中取出"生萍盏",这枚法器以甜叶菊万朵花蕊为胎,融合谷雨中时的朝露与黄昏的萍气,经千日温养而成。盏身呈温润的翡翠色,半透明中流动着金绿色的脉络,正面刻着"谷得甘养"的卦象,盏底镶嵌着二十四片风干的甜叶蕊。她轻叩盏沿,发出的并非金石声,而是类似谷种萌芽的"簌簌"声,音波所过之处,腐烂的绿萍竟重新泛出绿意,水面的霉斑化作甜叶香雾。
行至腐萍蔓延的池塘,见生萍盏的光晕所及之处,灰黑的萍块竟逆转为鲜绿色,腐烂的甜叶浮根上冒出新芽。仙子将盏悬于塘边老榆枝头,盏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