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冬藏·雪埋藤根帝王春(第1页)

《野藤仙记:光绪御赐传奇》

第一回:三九寒天肾阳亏 龙体畏寒夜尿频

光绪二十五年冬至,紫禁城的琉璃瓦覆着三尺厚雪,连铜缸里的水都冻成了冰砣。光绪帝裹着八重狐裘,仍觉丹田处有寒气上涌,指尖触到白玉镇纸时,竟在表面印出清晰的指痕——这是阳气衰微的征兆。案头的鎏金暖炉烧着银丝炭,火苗却驱不散他骨髓里的寒意,每到子夜必被冻醒,夜尿频繁如漏壶。

“万岁爷,该进参茸膏了。”小德张捧着赤金小碗跪下,膏体里的鹿茸片在烛光下泛着油光。光绪帝呷了一口,却觉燥热上冲,喉间立刻泛起血腥味。李德立跪在丹墀下,银簪挑起的脉案上写着“尺脉沉微欲绝,命门火衰,此乃肾阳不足,封藏失司”,但开出的右归丸服后却如石沉大海,反增口干舌燥。

窗外突然响起梆子声,三更天的寒气透过窗缝钻入,光绪帝猛地打了个寒噤,竟咳出一口白痰,痰中裹着冰晶。“去……去取陈师傅的冬根。”他牙齿打颤,声音抖得不成调。小德张取来黑漆茶罐,揭开盖便有一股沉厚的香气溢出,不同于春夏秋三季的清冽,这冬根的气味带着泥土的芬芳,仿佛蕴藏着大地的温暖。

自鸣钟敲过四下,光绪帝盯着茶罐上的冬根图案,见根须盘曲如肾,颜色褐黑如墨。他想起陈子贺信中写的“冬藤根得硒土水气,结如肾形,能补肾阳,固封藏”,忽然觉得丹田处有一丝暖流涌动。李德立凑近茶罐,见冬根切片上附着细小的晶簇,惊道:“此乃‘地之金精’!肾属水,硒属金,金能生水,难怪能补肾阳!”

第二回:武陵雪深藤根壮 硒土藏精冬藏奇

与此同时,武陵山的酉水河谷已成冰雪世界。陈子贺踩着没膝的积雪行至硒土坡,见野藤的藤蔓已缩回石缝,唯有根部隆出雪面,形状竟如两肾并立,表面的细根如丝,缠绕成八卦图案。田老五用鹤嘴锄挖开冻土,露出的冬根褐黑发亮,根结处有天然的凹痕,恰似肾脏的肾盂。“陈大人,您瞧这‘肾形根’,今年雪大,根长得比去年粗一圈!”

他们躲进山腰的岩洞,洞壁渗出的温水滴在冬根上,竟冒起丝丝热气。陈子贺取过一段根须,见横切面呈太极图案,黑褐为阳,乳白为阴,中心的髓部竟有液珠滚动。“此乃‘水火既济’!”他指着切面解释,“黑褐属水,乳白属火,冬根得硒土金气,能使肾中水火调和。”当他将冬根切片置于磁石上,切片竟自动排列成“?”(坎卦)形状——坎为水,属肾,正应冬藏之道。

行至山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