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卷·白帝敛阴培根本(1)(第1页)

《秋收卷·白帝敛阴培根本》

楔子

溱洧河畔的梧桐叶被金风裁成碎玉,簌簌落在雕栏石阶上。秋三月,此谓容平,天地始肃,万物华实已成。然白帝司权,燥金当令,如霜刃出鞘,最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恰似新剥的莲蓬,经不得半点风干。太子自春夏调护后,本已元气充盛,却在秋阳初燥时忽染“燥咳”,喉间如含碎冰,皮肤起了细密的白屑,连指尖都皲裂出血——且看那株得春夏之气的太子参,如何在秋令与北沙参、麦冬相携,化作润肺的琼浆玉露,更解开郑国公“燥痰带血”的危症谜团。

第一部分 金风裂帛肺津伤,太医院误投温燥方

孟秋的溱洧河被金风揉碎了碧波,河面浮着败荷残叶,深褐的莲蓬垂在水中,渗出一股类似焦藕的涩香。鸬鹚缩着脖子立在石矶上,每一声啼叫都带着裂帛般的沙哑,惊得岸边梧桐叶扑簌簌落进船篷——那叶子边缘已焦成褐色,叶脉间卷着细如蛛丝的白丝,正是秋燥初起的征兆。

澄心苑的梧桐树下,姬昭斜倚着朱红廊柱诵读《诗经》,竹简书页被风掀起时,能看见他指尖捏着的青玉镇纸已沁出薄汗。忽的一阵凉风卷过穿堂,他猛地弓起身子咳嗽,那咳嗽短促如叩击编磬,一声紧过一声,惊得檐下铜铃“叮铃”乱响。待咳出第三声时,几点嫣红溅在书页“蒹葭苍苍”四字上,像雪地里落了梅花——他慌忙用袖口去掩,指缝间却漏出更多血丝,沾湿了湘妃竹笔上的深紫斑纹。

“我的小祖宗!”乳母王嬷嬷端着银耳羹疾步赶来,竹勺“当啷”掉在青石上。只见姬昭执笔的右手虎口裂着寸许长的细缝,血珠凝而不落,恰似新剖的藕节沁出汁液。更骇人的是他颈间肌肤,原本莹白如玉的皮肤竟泛起鱼鳞状白屑,指甲轻刮便簌簌落下,在月白锦袍上积了一层,恍惚是昨夜初降的霜花覆在雪地上。

太医院李太医踩着落叶进殿时,袖口还沾着几片梧桐絮。他执起姬昭的手腕诊脉,三指刚触到寸口便微微一震——那脉象浮细如蛛丝游过水面,重按却觉涩滞如钝刀割帛,指下竟透着一股干燥的滞涩感。“快取《素问》来!”他猛地掀开医箱,黄绢封皮的古卷在案上展开,墨字“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在烛火下微微发亮,“肺属金,秋令亦属金,两金相搏则肺津被灼,正如釜中无水煎熬,反令锅底焦裂。”

张仲明太医捻着山羊须俯身细看,见姬昭舌尖红得像熟透的杨梅,舌面却干得起了裂纹:“当用《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石膏清金降火,杏仁降气止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