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夏长卷:骄阳炙烤药性明(1)(第1页)

第二卷 夏长卷:骄阳炙烤药性明

第一回 赤帝司天入仲夏 紫参承露现奇珠

立夏三更的梆子声刚过,金陵城朱雀街的梧桐树梢忽然渗出赤红露珠。那露珠初如红豆,坠在叶面时竟化作火焰形状,将三更天的薄雾染成绛色。李时珍推开客店雕花窗棂,见东方房宿四星正连成火炬状,星芒穿透云层时,竟在窗纸上投下太子参的影子——茎秆如赤练,叶片似火羽,根须若流霞,分明是《史记·天官书》所言"火正之精,降于草木"的天象。

他踏过青石板上的露火,鞋尖触及之处,露珠竟发出"噼啪"轻响,如炭火烧着湿柴。行至紫金山南麓,前日还青碧的太子参群落已换了模样:茎秆转成朱砂色,表面浮现金色纹路,恰似《周易》离卦的"中虚"之象;叶片边缘镶着金边,叶脉在晨雾中透出红光,恍若血丝布满玉片。最奇的是叶背,原本平滑的叶肉竟隆起成无数小囊,囊尖垂着晶莹液珠,大如龙眼,小似玛瑙,在枝叶间串成珠链。

"先生快看!珠子会变颜色!"王小栓拨开草丛,惊得倒退半步。只见朝阳初升时,叶下珠先是赤红如血,随着日头升高渐转橙黄,待辰时三刻竟化作透明水晶,内里却流转着五色光晕。李时珍轻捻一枚珠串,指腹刚触到珠体,便觉一股清凉从劳宫穴直抵心尖,同时舌尖泛起甘苦交织的滋味——甘如夏蜜,苦似莲心,恰合《内经》"夏气通心,心欲苦"的养生之道。

更惊人的是珠串坠地的异象:某颗橙黄色露珠落入干裂的红土地,周围三尺内的土壤竟瞬间湿润,裂缝中钻出嫩芽;而透明珠体坠在灼热的石板上,竟腾起白雾,雾中隐约有朱雀振翅之声。李时珍以磁石碟接珠,见液珠在碟中自动排列成北斗七星状,勺柄正指向南方朱雀七宿,此时山顶天文台的浑仪突然自行转动,窥管精准对准心宿二,那赤色星芒透过窥管,竟在珠串中凝成"火"字金纹。

他忽然想起《山海经》"赤帝女死为草"的记载,抚着珠串喃喃道:"此乃赤帝之火气,遇地脉之阴精,在草木中结成的水火既济丹。"话音未落,整座紫金山的太子参叶下珠同时轻颤,珠串相击发出编钟般的清响,与远处鸡鸣寺的晨钟声遥相呼应,形成奇妙的五音交响——角音属木,徵音属火,木火相生,恰是夏季天地之气的主旋律。

第二回 暑湿困脾探病机 珠露润心悟药魂

芒种节气的黄梅雨连下七日,秦淮河面浮着层腻绿的水藻,船家撑篙时,篙头竟沾着丝丝缕缕的黏液,恰似人体经络中淤滞的湿气。李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