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仙踪:药王秘典济世传》
楔子:鸿蒙初判草木灵 五运流转药王孙
天地未分之时,清气为天,浊气为地,中间一缕混沌之气化育万物。草茎上的露珠原是盘古氏的汗滴,叶片的脉络乃女娲补天时的金线,而那带刺的藤蔓,必是太白金星炼丹炉里溅出的火星,落于凡尘便生了倒钩。自神农氏尝百草始,草木便与人体脏腑结下不解之缘——根如肾,茎如肝,叶如肺,花如心,果如脾,此乃天人合一的初貌。
药王孙思邈游方时,常于行囊中悬一枚葎草标本,其锯齿状叶片在月光下泛着青白之光,恰似《素问》里“青与白相次”的天地交泰之象。他曾在《千金翼方》中写道:“夫草木有灵,犹待贤而用,通则人与自然相和,塞则五脏六腑皆病。”这株被世人称为“拉拉秧”的野草,便是在这样的机缘下,以带刺之躯,行通利之道,写下一段贯穿四季的本草神话。
第一卷 春木发陈遇奇疾 葎草初生显天机
第一回 东风解冻百草萌 少阳相火客膀胱
开元七年春分,秦岭子午谷的冻土层刚裂开细缝,孙思邈踩着融雪前行,见道旁紫荆树的芽苞上凝着冰晶,恰如《礼记·月令》所言“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忽闻山涧传来呻吟,循声至竹林深处,见一樵夫蜷缩在青石上,左手紧扣丹田,右手抓着竹篮,篮中刚采的柴胡散落一地,根须上还沾着正月的霜。
“先生救我……”樵夫声音嘶哑,喉结如病蝉颤动,“小便时如铁针刺穿膀胱,昨夜竟见尿色如朱砂。”孙思邈搭其脉,寸口浮数,尺部弦急,恰合“春脉如弦”却兼火象。再观其舌,苔黄厚如蜂蜡,舌下络脉青紫——此乃春令阳气升发之际,少阳相火妄动,兼去年太阴湿土余邪未清,湿热下注膀胱,如春水暴涨却河道淤塞。
此时山风掠过,吹得崖边新生的葎草嫩芽簌簌作响。孙思邈忽见樵夫裤脚有细密血痕,血痂呈暗红色,恰与他体内“湿瘀互结”之象呼应。他想起《天元玉册》中“春主风,风为木,木生火”的论述,今岁大运木盛,少阳相火司天,人若起居不慎,必致肝胆火旺,移热于膀胱,正如以春木之火,煎灼冬藏之水。
第二回 藤蔓初萌似玉钩 锯齿微露含金气
樵夫褪下裤管,小腿遍布新月形血痕,边缘红肿如桃花初绽:“这是被‘刺拉拉’划伤的,此草开春便顺着山路爬,嫩刺却比冬月的老刺更锋利。”孙思邈拨开荆棘,见葎草幼苗的茎秆如碧玉簪,遍生半透明的倒刺,叶片尚未完全分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