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经纬:护田神草镇洪图》
楔子:鸿蒙初判水归壑 草木经纬定坤舆
天地未分之时,水神共工触山裂地,浊浪滔天。女娲补天时,取昆仑仙草之根为绳,编作“定水纬”,其叶化作葎草,藤蔓如绳,根系如网,专司疏导地脉水湿。《淮南子》有言:“地有九州八极,水有天道地道,草木有经纬脉络,与人身经络同构。”葎草之经纬,上应天纲,下合地纪,中通人身三焦水道,此乃天人合一之原初密码。
北宋宣和年间,黄河下游连岁水患,乡野流传“拉拉秧系水神缰绳”的古谣。药农于田垄间见其藤蔓勾连如八卦,根系盘曲似洛书,遂悟:“此草以木之身,行金之令,可制土湿,通水道。”当洪水如黄龙破堤时,唯有葎草疯长之处,农田如获神护——这株被视为杂草的植物,就此写下一段贯穿四季的护田神话。
第一卷 春木发陈护田始 葎草初显定水功
第一回 东风解冻土德衰 浊浪卷春覆桑田
宣和七年春分,巨野泽的冰面裂开银蛇般的纹路,黄河水带着桃花汛奔涌而下。张家堡的老丈张翁蹲在坍塌的田埂上,见去年新种的麦苗在洪水中化作绿沫,唯有田边几丛葎草的藤蔓,如绿色的锚链勾住泥土。他想起祖父的遗言:“遇水患,观‘拉拉秧’,其根固土,其藤导水。”
此时东南风紧,吹得葎草嫩芽簌簌作响。张翁忽见藤蔓上的露珠并非圆形,而是棱角分明如水晶刀——此乃“春木生发,金气暗藏”之象。他扒开淤泥,见葎草根系周围的泥土呈蜂窝状,细如发丝的根须上附着白色菌丝,恰如《河图》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具象:水行于土中,借木气疏泄,金气收敛。
更漏敲过三更,张翁梦见水神玄冥踏龟而来,手中玉圭划处,葎草的根系竟与地下暗河脉络重合:“此草本是盘古指甲所化,甲属筋,筋属木,木能疏通地脉。今岁太阴湿土主运,少阳相火司天,土湿过盛,需借木气疏泄,金气导水。”梦醒时分,洪水中的葎草藤蔓正泛着青白之光,恰似《周易》“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的卦象。
第二回 老翁细察藤蔓秘 春芽暗藏五行机
张翁踩着没膝的积水,见村西头王老汉的高粱地竟露出秸秆——那地块四周的葎草藤蔓如蛛网铺展,叶片上的露珠顺着锯齿滚落,滴入泥土时发出“滋滋”声。他抠起一块根际泥土,见须根周围布满细小孔洞,如无数条暗渠,将积水引向深处。
“怪哉!”张翁轻抚藤蔓,见茎秆遍生倒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