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刺网·拦路草驱邪记》
上卷:瘴气侵寨生奇症,刺草成网护苗疆
楔子:瘴气缠寨生奇病,药王种刺护苗疆
黔东南的苗岭深处,云雾像苗家姑娘的头巾,常年缠绕在青山绿水间。这里的苗寨依山而建,吊脚楼的木柱扎根在石缝里,寨前的溪水清澈见底,却藏着看不见的凶险——古歌里说的“瘴气鬼”,就躲在山林的湿热雾气中。
这“瘴气鬼”无形无质,专在雨后的黄昏出没,附在人身上,让人先是浑身发沉,接着小便灼痛如火烧,尿色黄得像熬浓的药汤,苗语叫“热淋症”。老人们说,这是山精怨恨苗民开垦山林,放出的邪气。寨里的巫医用了许多驱邪的符咒,效果却时好时坏,瘴气鬼依旧在寨边游荡,像不散的阴云。
掌管苗岭医药的药王波董,银须垂到胸前,常年背着竹编药篓,走遍了九山十八涧。他听古歌里唱:“祖先传咒,草木为兵,刺如符篆,能拦邪精。”便知道,定有一味草木,能像符咒般阻挡瘴气鬼。
一个雨后的清晨,波董在山路上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藤蔓:茎上生着细密的尖刺,阳光下闪着银光,像刻满了古老的符咒;叶片呈掌状分裂,边缘的锯齿如小刀片,脉络走势暗合苗家的“驱邪咒文”;藤蔓交织时,形成一张天然的“刺网”,雾气穿过便会消散。波董摘下一片叶,闻着有股清苦的药香,他忽然明白:这就是祖先说的“拦路草”,能拦挡瘴气鬼的神草。
从此,苗寨的寨门旁、山路间,都种满了这种带刺藤蔓。波董教族人:“这草的刺是活符咒,藤蔓是拦邪网,能让瘴气鬼进不了寨,更能解它种下的病。”采摘时要念古谣,用它煎水要遵古法——这株草,便成了苗岭世代相传的“拦路神草”,藏着驱邪治病的双重玄机。
上卷:瘴气侵寨生奇症,刺草成网护苗疆
第一卷:瘴气鬼扰苗寨,三案惊心药王忧
苗岭深处的“嘎多寨”,坐落在一片狭长的山谷里,寨前的溪水绕着七棵古榕树,像条碧绿的腰带。但最近,这条腰带却像被毒蛇缠住了——雨后的黄昏,山林里飘出的瘴气,带着股腐叶的腥气,钻进寨门,搅得全寨不宁。
第一个遭难的是猎人岩勇。他前日雨后进山追野猪,回来后就觉得不对劲:夜里浑身发烫,小便时像有火炭从尿道里滚过,疼得他在吊脚楼的地板上打滚,尿色红得像山涧的血溪。“是瘴气鬼缠上了!”岩勇的婆娘急得直哭,请来寨里的巫医,跳了半夜的傩舞,烧了三捆符咒,岩勇的疼却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