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仙踪: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
第三回 惊蛰·
第一折·桃始华时雷殷殷
惊蛰前三日,太行山脚的石窑村笼罩在青灰色的云层下。村东头的老桃树上,花苞刚裂开一线胭脂色,便被狂风卷得七零八落。三十七岁的猎户赵铁柱抱着右膝蜷缩在窑洞角落,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滚落,滴在青砖上竟砸出小小的坑洼——他的右膝关节肿得如西瓜般大小,皮肤青中透紫,隐约可见蚯蚓状的紫黑色脉络,每隔一阵,便从骨缝里传出“咔嚓”声,恰似冬雪压断竹枝。
“疼……疼得像有火炭在骨缝里滚!”赵铁柱咬牙切齿,左手死死攥着炕沿,指节发白,“昨夜打雷时更厉害,感觉骨头里有千军万马在厮杀!”他的妻子抹着泪递来艾灸条,艾烟刚凑近膝盖,他却像被烫到般猛缩——寻常治寒湿的艾灸,此刻竟让疼痛更剧。
村西头的土地庙前,十几个村民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的关节都肿大变形,有的手腕弯如鸡爪,有的脚踝粗如牛膝。他们面前摆着捣烂的辣蓼草——这是当地用来“驱风”的土法,却只见皮肤被辣得通红,疼痛丝毫未减。忽然,一阵狂风卷起满地砂石,吹得庙前的幡旗猎猎作响,云层中隐约传来沉闷的雷声,如巨人擂鼓,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第二折·仓庚鸣处病势急
雷声中,芩儿与贝母姑娘联袂而至。只见芩儿青襦上绣着新抽的桑枝,贝母姑娘白衣外罩着蝉翼纱,腰间金铃换成了青铜蝉形挂饰。两人尚未进村,已闻见一股焦糊味——那是人体气血瘀滞日久,化热生毒的气息。
“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风火相煽,必致‘病生筋骨,热中暴痛’。”芩儿望着天边游走的闪电,指尖轻抚通灵根,根须上的赤色纹路骤然加深,“《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然今岁热气偏盛,当是‘热痹’为主,兼夹风痰瘀血。”
贝母姑娘取出青铜镜照向村民,镜中映出的脉象洪大而涩,如刀刮竹席:“寸脉洪数属心,关脉弦滑属肝,尺脉沉涩属肾。心主火,肝主风,肾主骨,风火相搏,耗伤肾阴,致骨节烦痛,此乃‘热痹伤阴,络脉瘀阻’之证。非寻常祛风除湿之剂可治,需用‘清热熄风,搜络通痹’之法。”
话音未落,忽闻荒草丛中传来“沙沙”异响,如同万千细足在枯叶上疾走。只见一位褐衣女子拨开荆棘走来,她头戴斗笠,斗笠边缘垂着九根红绳,每根绳头系着一只蝉蜕;身着粗麻布短打,腰间悬挂三只皮囊,分别绣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