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参缘:神农仙遇记》
第二卷 夏长·火德炎蒸 参气充盈
第四回 暑病奇方传民瘼 阴阳相济贯长虹
大暑节气,太行南麓的陶村忽起瘟疫。百姓晨起时尚健,午间便发高热,面赤如醉,咳吐黄痰,更有甚者上吐下利,足胫逆冷。神农氏携少典踏过蒸腾的田垄,见村口老槐树下横七竖八躺着病患,他们的舌苔皆呈焦黄色,舌面裂纹如干涸的河床,呼出的气息带着灼人的土腥味。
“看那井水!”少典指着村中央的老井,井水竟泛起油光,水面浮着一层赤黄色的浮沫。神农氏以赭鞭蘸水,鞭身顿时腾起青烟,烟中现出“暑湿相搏”四字:“此非独暑热,更兼湿邪困脾。夏日火土交蒸,地湿上腾,人若正气不足,便成‘暑湿瘟’。”说罢,他望向山巅的上党人参,见参藤正垂落无数气根,气根末端凝着的金浆玉露,竟如珠帘般坠入山涧。
一、金浆饮解三焦热
神农氏取来陶瓮,置于参藤下承接金浆。那金浆落地成珠,在瓮中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叮”声,每颗珠体都包裹着细小的火纹,如琥珀中封存的流萤。他令少典取来端午采的鲜荷叶,以井水洗净后铺于瓮底,金浆落于荷叶上,竟化作一瓮琥珀色的琼浆,水面浮着九片参叶,叶尖朝内形成太极图。
“此为‘清暑金浆饮’,”神农氏以木勺舀浆,勺柄触浆处竟结出冰晶,“金浆得夏日火精,荷叶取秋露清芬,一火一凉,一阳一阴,恰合《内经》‘热者寒之,温者清之’。”他扶起一位高热谵语的农妇,将金浆缓缓灌入其口。浆入喉间,农妇腹中突然响起雷鸣般的肠鸣,随即咳出一团紫黑浓痰,痰中竟裹着数条如发丝的火纹。少典惊见她舌面的裂纹已被津液填满,焦黄色渐退,透出健康的淡红色。
二、玉露膏敷暑热疮
村东头的铁匠患暑热疮,背脊生满脓疮,溃破处流着黏稠的黄水,触之灼热如炭。神农氏剖开参藤,取其中髓部的玉露膏,膏体透明如水晶,内中悬浮的火纹珠竟自行排列成北斗之形。“此膏需以辰时朝露调和,”真人忽从参叶间现身,手中托着琉璃盏,盏中朝露映着参藤火纹,“玉露得参根冬藏之精,朝露含秋金肃降之气,可拔毒外出而不伤阴。”
神农氏以竹刀挑膏敷于疮面,膏体遇热竟化作清烟,烟中飞出无数银蝶,每只蝶翼都刻着“清热解毒”的古篆。少顷,铁匠背脊的脓疮竟如潮水般退去,露出新生的淡红色肌肤,疮口渗出的黄水化作紫黑露珠滚落,滴在地面竟烧成小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