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记·二十四节气药灵传》
第十九回·小雪·
一·虹藏不见识血凝
十月中,百草园内的虹彩如期隐匿,却非往年的悄然退去,而是如被墨汁泼染般迅速消散,残留在“手少阴心经”药草上的虹影竟呈青紫色,沾在黄芪的茎叶上,使其叶片边缘焦黑如炭,当归的根茎出现裂隙,如“寒凝血虚,心脉痹阻”之象。关茯神立于“雪寒台”上,见自己呼出的白气在空中凝结成冰晶,腰间的“土德铃”结满霜花,铃声清冽如冰裂,正是“寒主收引,血行涩滞”之征。
“小雪三候,虹藏不见为初候,本应阳气内敛,”他喃喃自语,指尖轻触黄芪叶片,焦黑处竟碎裂成粉,露出底下的赤色脉络,“今岁太角木运与寒水相合,遂成‘木寒克土,气血瘀滞’之局。”话音未落,天空中忽然飘落黑雪,雪粒触地即化作紫黑色斑点,一只觅食的麻雀踩中斑点,竟蜷缩不起,爪甲呈青紫色,如“寒凝血瘀,肢端失养”之危象。
茯苓仙子匆匆赶来,广袖中带着冰碴:“尊长,南边的黄芪圃遭了寒劫!新长的黄芪本应坚实如箭杆,如今却中空如管,断面呈菊花心状,中心有紫黑色瘀斑,如气虚血瘀之象!”关茯神急行至黄芪圃,见植株茎秆脆弱易折,根须稀疏泛黄,用“土德锄”刨开根部,竟发现根系周围缠绕着冰丝,恰似“寒邪束缚,气血不荣”的微观写照。
“此乃‘气虚血瘀,寒凝经脉’之象,”他取出“养血温通散”,以小雪朝露调和后喷洒,药粉遇寒化作赤色暖流,“黄芪甘微温,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当归甘辛温,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合茯神之甘温养血,共成‘补气活血,温经通痹’之功。”
话音未落,黄芪茎秆渐渐充实,断面的紫黑色瘀斑退去,露出正常的淡黄色菊花心,根系的冰丝化作赤色汁液,顺着根须流淌,在地面聚成“血活”二字。关茯神望着重新挺拔的黄芪,见其叶片上的冰晶化作露珠,折射出赤色光晕,恰似心脉中的气血重新通畅。
二·天气上升辨阳虚
卯时初刻,“天气上升”之候应时而来。关茯神在“阳虚血瘀台”上蹙眉——本该沉降的地气竟逆势上升,形成青紫色雾气,笼罩在“足太阴脾经”药草上方,白术的块茎出现空洞,茯苓的菌核表面生霉,连一向温燥的干姜也渗出透明黏液,如“阳虚不运,寒湿内生”之象。
“天气上升者,阳气虚而不降也,”他对身旁的黄芪仙子说道,后者身着土黄色长裙,裙摆上绣着黄芪饮片的纹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