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参缘:神农仙遇记》 第一卷 春生(1)(第1页)

《上党参缘:神农仙遇记》

楔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自盘古开天,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间草木皆含灵韵,山川土石俱有性情。尤以太行山脉北段,上党之地,古木参天,云雾缭绕,乃天地灵气交汇之所。昔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凭藉先天智慧与悲悯之心,辨草木之寒热温凉,识药物之酸苦甘辛,遂立中医之基。然天地造化,总有灵物隐于尘嚣,待圣人而现。今所传“真人献参”之事,便起于斯,终于斯,暗含五行生克、六气流转之秘,道尽“天人合一”之真机。

《上党参缘:神农仙遇记》

第一卷 春生·木德肇启 地精初现

第一回 太行春深寻百草 神农意重悯苍生

时维孟春月朔,东风初解太行寒。残雪在向阳崖壁上熔成珠串,顺着青灰色的岩纹滑落,滴在一株蜷缩如拳的蕨类嫩芽上——那是刚从冬眠中苏醒的贯众,紫褐色的鳞片上凝着晨霜,恰似上古青铜器上的冰裂纹。神农氏身披赭色麻衣,衣摆缝着二十四节艾草绳结,每走一步,绳结便与腰间赭鞭相击,发出清越的“簌簌”声。他忽然驻足,蹲身拨开一丛枯黄的草丛,露出底下三枚并生的新芽:“此乃黄连幼苗,冬寒未散,其根已蓄苦味,是‘寒极生热’之兆。”

随行弟子少典捧着紫陶钵,钵内铺着新鲜采得的升麻,叶片边缘的锯齿映着晨光,如一圈细碎的银边。“师尊,”少典指着远处山峦间翻涌的云气,那云气青中带黄,状若奔马,“昨夜三更起,山风自东南来,带着泥土腥气,今早林间雾霭凝结成珠,可是《六元正纪大论》中‘厥阴风木,风气偏胜’的征象?”神农氏以赭鞭轻点地面,鞭梢触处,泥土沁出一缕青气:“正是。今岁初之气,风气司天,木旺则克土,百姓恐多腹痛泄利之症,需寻甘温之药固护中焦。”

山路蜿蜒如太极图的弧线,碎石缝里钻出几株白头翁,紫色花苞上凝着冰晶,恰似“寒极生热”的活标本。神农氏每过一丛草木,必以赭鞭轻击三次——此鞭乃天地初开时赤土所化,击则显象:赤为热,青为风,白为燥,黑为寒,黄为湿。行至一蓬开着淡黄色小花的植物前,鞭身忽现明黄光泽,如裹着一层蜜蜡:“此为黄芪,根长三尺,皮黄肉白,横切面有朱砂点,是得土金之气。”他掐下寸许根须放入口中,咀嚼间但觉甘温之气从舌尖蔓延,直抵丹田,随即浊气从后窍排出,竟化作一缕青气消散在风中。

山雀在古柏间穿梭,尾羽划过空气的声响恰好是五音中的“角”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