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草的神话故事》第一回·立春萌草·青阳润喉通肝肺(上)(第1页)

楔子·百草通玄录

混沌初开,神农氏尝百草,于昆仑之巅立“天地药鉴”,将草木灵魄与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相融。时有仙草,名咽喉草,生于咽喉要道之境,循二十四节气淬炼,承天人合一之妙,通肺肝二经,解喉痹之疾。今以立春为始,启百草神话,述咽喉草与节气、医道之缘,展中医自然之韵。

第一回·立春萌草·青阳润喉通肝肺

一、天地启春·草孕青崖

立春前七日,昆仑青崖的冰层下便开始传出细微的“咔嚓”声,如天地初开时的胎衣破裂。正月初四寅时,北斗七星的斗柄刚指向寅位,东方既白处突然跃出一枚赤金蛋——那是太阳的胚胎,蛋壳上的裂纹渗出琥珀色的光浆,滴落在青崖石缝间,瞬间融开三寸见方的雪洞。老梅虬枝上的残雪受光浆感召,如千万只白蝶振翅,扑簌簌落向雪洞,在洞口织就一层晶莹的“雪帘”,帘上隐约映出神农氏尝百草的幻影(应《淮南子》“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之典)。

雪帘深处,幽蓝光晕如活物般游弋,突然凝聚成三叶幼苗的虚影。虚影三起三落,终于在第七次震颤时(应七政星辰,《尚书》“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茎蔓破土而出——首叶如雀舌微卷,凝着三滴青阳露(天、地、人三才之象);次叶如婴儿手掌摊开,叶脉间流动着淡金色的“木精”(春木少阳之气);末叶如毛笔尖锋,尖端悬着一粒露珠,折射出青、赤、黄、白、黑五色光(五行俱足)。茎蔓每生长一寸,便有一道春雷在云层深处闷响,仿佛天地在为草木的诞生鸣锣开道。

老梅虬枝上的残雪化作清露,顺着树皮的沟壑汇集成“木津溪流”,沿着草根蜿蜒注入茎芯。此时,神农氏遗留的青铜药锄突然发出嗡鸣,锄刃上的“火、土、金、水”四象纹与草叶五色光共振,在草体周围形成微型的五行气旋:

- 东方青木:茎蔓青碧如翡翠,对应肝气升发,疏解喉间郁滞(《素问·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 南方赤火:叶背赤纹如火焰游走,对应心阳温通,化喉中寒凝(木生火,火暖喉窍);

- 中央黄土:根须扎入红土三寸,对应脾土固摄,防凉药伤中(木克土,土载四行);

- 西方白金:茎节泛着珍珠光泽,对应肺金敛降,制木火过亢(金克木,肃降气机);

- 北方黑水:叶露冰蓝如深渊,对应肾水涵木,润喉燥伤阴(水生木,津液上承)。

更奇者,草叶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