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仙踪: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
第二十二回 小寒·
第一折·雁北乡处心火浮
小寒前三日,岭南沿海的红树林里,本该南迁的大雁竟结队北飞,翅膀拍打水面的声音带着焦虑的节奏。十六岁的书生林夏坐在窗前背书,突然感觉心悸如鼓,手中的《伤寒论》书页竟被冷汗洇湿,字迹晕染成一片墨云。他剧烈咳嗽,咳出的痰液中带血丝,落在青砖上竟腾起淡淡白雾——那是心阴不足、虚火上炎的征兆。
“公子又盗汗了……”书童捧着参汤叹气,碗中汤水刚靠近,林夏便皱眉推开:“喝不下,胸口像有团火在烧……”话音未落,他突然惊厥,手指抽搐如鸡爪,舌尖上布满溃疡,疼痛钻心。更奇的是,他胸前的“膻中穴”周围皮肤潮红如霞,触之灼热,恰似夏日里的朝阳灼伤。
村东头的李娘子扶着门框喘息,她已连续半月失眠,每晚只能浅睡片刻,便被噩梦惊醒,梦中总见洪水滔天,却又口渴难耐。她的月经紊乱,色鲜红如血,夹着黑色血块,此乃“心肾不交”之象,《傅青主女科》谓之“水火相战,气血逆乱”。
芩儿与参胶翁、贝母姑娘踏着潮湿的沙砾走来,脚下的贝壳竟发出金属般的脆响。芩儿鬓边的黄芩花此刻呈赤红色,花瓣上凝结着细小的水珠,她伸手轻触红树,叶片竟瞬间焦枯,叶脉间渗出透明液体,如心液外溢。“少阴君火主气,太阴湿土客气,水火不济,如油入火。”她取出通灵根,根须上的赤色纹路与黄色纹路缠绕成螺旋状,“心属火,主神明;肾属水,主封藏。今君火妄动,肾水亏虚,致‘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心肾不交,夜不得寐’。”
贝母姑娘的金铃发出尖锐的“叮叮”声,竟与远处的潮声共振。她取出青铜镜照向林夏,镜中映出的脉象细数而促,寸尺脉尤甚:“寸脉属心,细数主阴虚火旺;尺脉属肾,促主水不济火。此乃‘心气不足,肾水亏虚’之证,需‘清心滋肾,交通心肾’双管齐下,非苦寒清热与甘寒滋阴之品不可救。”
第二折·鹊始巢时遇丹娘
晨雾中,一位身着朱红色纱裙的女子踏浪而来,裙摆上绣着丹参的根须纹样,每根须都呈紫红色,如血丝缠绕;头戴珊瑚冠,冠上插着三枝丹参鲜根,根体上的菊花心纹理清晰可见;腰间悬挂的竹篓里,熟地如紫珊瑚堆叠,麦冬似翡翠珠串,篓底铺着的莲子心泛着青绿色,如翡翠镶嵌。
“诸位可是来解心肾之困?”女子开口,声音清越如击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