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参缘:金鬃济世记》
楔子 太行玄冰狮盘蛰 潞安冬寒肾病生
冬至过后的太行群山,成了由万年玄冰构筑的水晶迷宫,藏珍谷的古松枝干上垂落着尺长冰棱,每一次山风掠过,便发出玉磬相击的清响。阿山随金狮踏碎三尺厚的雪层,脚下传来冰裂般的脆响,雪粒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微光,如同撒落的碎钻。党参枯萎的茎秆已完全没入雪下,唯有根头“狮子盘头”的疣状突起穿透冰壳,露出墨玉色的轮廓,每道突起都跳动着赤芒,与地下黄泉的暗流形成肉眼可见的共振波纹,波纹延展至阿山足心,令他足底的涌泉穴阵阵发热。
此时潞安府的街巷弥漫着刺骨寒气,百姓们佝偻着身躯行走,腰脊间仿佛坠着千斤寒冰。药铺内,老医官用颤抖的手指切脉,尺部脉象沉细如游丝,舌苔水滑如覆薄冰:“寒邪直中少阴,元阳欲脱……”话音未落,诊床上的患者突然咳出粉红色泡沫痰,痰沫落地便凝结成肾形冰晶。阿山忽见街角孩童扶墙呕吐,吐出的胃内容物竟冻成冰棱,棱纹与党参根头的疣状突起如出一辙——此等惨状,恰如金狮鬃毛间凝结的六角肾形冰晶在参根上聚成的“水生木”古篆,玉牌边缘还挂着未凝的血珠:“今岁丙辛化水,水运太过,肾水凌心,需借狮盘参以‘水底燃灯’之法,复命门之火。”阿山抚触参根,丹田处突有热流如温泉上涌,沿足少阴肾经冲开命门穴的滞涩,先前因勘察病情沾染的寒气竟化作白气从百会穴喷出,在雪地上凝结为参须状霜纹,纹络间显映着肾经走向——此乃《内经》“无扰乎阳”的真机,如地火潜流于寒冰之下,顿感丹田暖意融融。
第一回 冬至雪窟狮盘蛰 肾水封藏贯命门
冬至三更,太行雪窟深处传来地火与寒冰撞击的轰鸣,阿山随金狮用赭鞭劈开冰壳,只见党参根头“狮子盘头”蜷缩如宫内襁褓中的婴儿,墨玉色的疣状突起间跳动着赤芒,恰似金狮沉睡时半睁的瞳孔,每一次搏动都与阿山后腰的命门穴形成共振。金狮以爪轻触突起,赤芒骤然化作火蛇,沿阿山督脉上窜至百会,他顿觉全身毛孔张开,多年的寒湿腰痛竟随白气散出,气落雪地聚成微型八卦阵,阵眼正是命门穴的投影。
“此为‘水狮盘’,得坎水之气而蛰。”金狮的声音如古钟震荡,爪中托着玄铁玉盘,盘底流动的墨汁与参根同频,“冬属水,肾为水脏,狮盘墨色如北溟寒水,内藏真火,能补先天之本。”阿山凝视参根须脉,见其在冻土中织成后天八卦阵,每根须尖都挂着冰珠,珠内显映着两肾如豇豆、命门如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