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雨水·春寒料峭话肾元(第1页)

一、天街小雨润如酥,却带冬寒锁玉壶

立春后的第十五日,太行山脉被一层灰蒙蒙的雨帘笼罩。蘅芜立于分水崖之巅,观那雨丝虽细若游丝,落地却凝结成冰晶,在青石板上碎成万点寒星。她轻抬衣袖拂过石栏,袖口缝着的无花果叶标本突然发出微光,叶片上的先天八卦纹路竟渗出露珠,颗颗滚落在地,化作 tiny 青螺状气旋——此乃“木气遇寒则凝”的异象。

“《六元正纪大论》云:‘凡木运太过,金气来复,民病寒疝。’”蘅芜喃喃自语,指尖抚过腰间的鸿蒙玉牌残片,牌面“五气调和”四字已模糊难辨,“今岁丁巳,木运亢盛,青女误以金气伐之,却不知金气过寒反伤肾水……”她望向天际,见太白星(金星)异常明亮,却逆着岁星(木星)运行轨迹,形成“金克木”的凶象。

山下传来断断续续的啼哭声。她极目远眺,见桃花渡的巷道里,三四个村民抬着竹床踉跄而行,竹床上少年的衣袍在风中翻飞,如断线纸鸢。抬床者的脚步虚浮,每步必踩水洼,溅起的水花竟呈青黑色——此为“土虚不能制水”之兆,预示寒邪已深入下焦。蘅芜留意到少年发间系着的红绳已褪成浅粉,绳结处缠着一片枯叶,正是去年立冬时的梧桐叶,暗合“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理。

“阿爹,疼……疼得像有冰刀在绞!”少年的惨叫刺破雨幕。蘅芜快步下山,途中顺手折下一支柳条,以“青龙摆尾”手法拧成草绳,草绳竟自动结成“坎”卦形状——坎为水,中有真阳,正合肾经病机。她触碰到路边的蒲公英,其花盘竟已结籽,却因寒雨凝滞无法飘散,此乃“气不得升”的肾寒之象。

二、紫髯郎遇寒疝疾,青女袖撒玉尘霜

草房内弥漫着陈年老醋的酸辛味,夹杂着少年紫髯的冷汗腥气。紫髯蜷缩在铺着稻草的床上,牙齿将下唇咬得鲜血淋漓,双目翻白,唯有眼尾一丝青气未散,如蛛网状蔓延至太阳穴。蘅芜解开他衣襟,掌贴其腹,触感竟似冰窖,关元穴处更是硬如铁石,按之痛剧——此为“寒邪凝结,气血痹阻”之象,且病已入肾,累及肝脾。

“苏翁,可有陈年吴茱萸?”蘅芜问。苏翁从药篓底层翻出一个蜡封纸包,手颤得几乎捏不住纸角:“这是老朽祖父传下的‘吴萸王’,采自太行山阴面崖壁,得土气最厚,曾治好过三十年前的‘阴疝’大疫……”纸包打开,一股辛辣之气扑面而来,竟将室内雾气凝成细冰,在窗纸上画出枝枝桠桠的冰花,形似肾蕨叶片。

忽闻窗外狂风呼啸,鹅毛大雪夹杂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