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仙踪: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
第二十四回 大寒·
第一折·鸡始乳处肾阳微
大寒前三日,中原山川笼罩在青黑色的寒雾中,如同一幅被墨汁浸染的古画,浓得化不开。山林间的泉水早结成青黑色的坚冰,冰面下的游鱼凝固成琥珀状,唯有鳃盖还保留着细微的颤动——此乃“真寒假热,阴阳离决”的危象。七十二岁的老员外沈万山蜷缩在紫檀木榻上,盖着三重蜀锦被,仍觉骨髓里渗出寒气,牙齿不住撞击,发出“咯咯”声。他的两颧泛着异常的潮红,如涂抹了朱砂,舌尖却布满黄豆大的溃疡,每开合一次口唇,便有血水渗出,与唾液混合成淡红色的黏液。
“老爷又在咯血了!”丫鬟惊呼着扑上前,用丝帕擦拭沈万山嘴角的血迹。却见那丝帕一触皮肤,竟被灼出焦痕——他的体表虽热,掌心却冷如冰块,腕部“神门穴”的脉搏虚浮无根,每分钟竟达一百二十次,恰似风中残烛。更骇人的是,他解出的小便清长透明,却散发着异常的臊气,便盆边缘结着白色的盐霜,此乃“肾阳衰微,虚阳浮越”的典型征象。
二十二岁的书生秦逸之坐在寒窗下,案头的《黄帝内经》被冷汗浸透,书页黏连难分。他的右手紧攥着狼毫笔,却控制不住地颤抖,墨汁滴在“肾者,作强之官”句旁,晕开一片墨团。“每至子夜,便觉有火从丹田上冲,直达巅顶……”他的声音沙哑如破竹,双目赤红如兔,上下眼睑布满血丝,却伴腰膝酸软如折,遗精滑泄已持续半月,晨起时内衣常被黏液浸透,臊臭难近。细查其舌,舌红如绛,苔薄如纸,舌尖有芒刺,脉细数无力,尺脉虚浮,如空中游丝。
柏娘踏着三寸厚的冰封山路而来,足下的冰棱发出“咔嚓”脆响,每一步都震落枝头的冰晶。她鬓边的黄柏叶呈紫黑色,叶脉间凝结着赤金色的冰晶,在日光下折射出妖异的光芒。行至山涧边,伸手轻触冰面,竟有温热之气透过冰层传来,形成“格”字的冰纹——那是虚阳外越与真寒内盛相互搏结的征象。“肾为水火之宅,今水寒极而火浮越,如油尽灯枯,焰高而光散。”她喃喃自语,通灵根在袖中发烫,根须上的黑赤二色纹路如两条巨蟒缠绕,渗出的胶状物在袖口结成冰晶。
第二折·征鸟厉疾遇道翁
晨雾中,一位身着青灰色道袍的老者负手而来,道袍上的八卦纹样以金线绣成,在雾中泛着微光。他的腰间悬挂着九宫八卦葫芦,葫芦盖以肉桂皮制成,边缘刻着“潜阳封髓”四字,每字间隙填以黄柏粉。“柏娘别来无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