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残荷凝冷露,寒水困藕民腹痛
寒露前三十日,江南残荷池已是一片肃杀。蘅芜踏入湖畔时,只见昔日接天莲叶的荷塘如今只剩光秃秃的荷梗,每根荷梗都被冰层包裹,冰面下的莲藕呈现出紫黑色,仿佛被淤血阻塞。她腰间的"寒露"铃铎结满蓝霜,铃舌上的"寒露降"符渗出水珠,露出底层刻着的"湿寒困脾"四字。
还魂草的金纹叶片上凝结着露珠,却呈暗灰色,草叶指向荷塘中央的"太液亭"。亭中坐着几位村民,个个面色苍白,双手按着腹部呻吟。蘅芜凑近,见他们嘴唇发紫,舌苔白腻,正是湿寒困脾的征兆。她迅速取出莲藕与芦根——莲藕甘寒,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芦根甘寒,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将二药捣成汁,加入少许姜汁温服,村民们喝完后,腹中轰鸣,竟排出黑色稀便。
"谢谢姑娘......自从荷塘结冰,我们就腹痛不止,拉的都是冰水......"一位老妇人颤抖着抓住蘅芜的手,她的指甲呈青紫色,正是脾阳被遏的表现。蘅芜望向荷塘,见冰面上漂浮着无数冰晶蟾蜍,每只蟾蜍口中都吐出寒气,在水面织成"寒水困脾阵"的符篆。
冰雾中,一位身着荷叶裙的女子踏蟾而来,她的肌肤半透明如冰,发间插着玉簪,簪头雕着蟾蜍纹样,正是青女部下"寒蟾使"。她挥手撒出冰晶莲子:"还魂者,这寒水阵乃取太阴之精所化,你以为甘寒之药能破?"莲子落入水中,竟在荷塘中竖起无数冰柱,将蘅芜困在中央。
二、甘寒淡渗破寒雾,白鹭虚影现残荷
冰柱上凝结着寒蟾使的咒印,蘅芜临危不乱,取出茯苓与泽泻。茯苓甘淡平,能健脾渗湿、宁心安神;泽泻甘寒,可利水渗湿、泄热。二药合用,正是"淡渗利湿"的经典配伍。她将药材研成粉末,撒向冰柱,粉末遇水化作无数细小的漩涡,将寒水吸入地下。
"湿寒之邪,非淡渗不能利,非甘寒不能清!"蘅芜喝道,同时观察阵眼。她发现,所有冰柱的寒气都来自荷塘中心的冰窟,窟中沉睡着巨大的冰蟾,正是寒水阵的核心。还魂草的金纹叶片突然伸长,刺入冰窟,竟带出一缕青女的发丝——发丝周围缠绕着"寒水闭脾"的咒印。
寒蟾使见阵眼受损,挥手召唤暴雨。雨点混合着冰晶落下,蘅芜迅速取出冬瓜与玉米须。冬瓜甘淡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玉米须甘平,可利水通淋、平肝利胆。二药煮成的汤剂如溪流般在脚下汇聚,形成"甘寒胜湿"的阵势,将冰晶雨蒸发为白雾。
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