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立冬水始冰·阳气潜藏补肾方(第1页)

一、冰结河川肾阳微

立冬前十日,青蚨谷仿若坠入千年寒窖。往日潺潺流淌的溪流,表面凝结出青灰色的冰面,冰层下的水仍在流动,却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似被禁锢的魂魄在低泣。西方太白星与北方辰星交相辉映,光芒冷冽如铁,将天穹染成一片幽蓝。决明子登上观星台,凛冽的北风如刀割面,脚下的石板覆着厚厚的冰碴,稍不留神便会滑倒。只见北斗斗柄直指亥位,斗身被浓重的玄色雾气缠绕,宛如被寒冰封印的巨兽。翻开《太素经》推演,卦象显现“寒邪直中,肾阳亏虚”,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难经》云‘肾者,元气之根’,立冬阳气潜藏,若肾阳不足,必生畏寒蜷卧、五更泄泻、阳痿遗精之症。”

谷中的景象一片肃杀。决明树的枝干光秃秃的,在寒风中剧烈摇晃,发出吱呀的呻吟,树皮皲裂如老人脸上的皱纹;池塘里的冰层愈发厚实,冰面下的鱼儿一动不动,宛如被定格的标本;就连墙角的青苔也结满了冰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清晨,整个山谷被一层白色的寒气笼罩,雾气中夹杂着细小的冰屑,吸入鼻腔,刺痛难耐。偶尔有寒鸦从天空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村民们的病症随着寒气的加深而加剧。青壮年们蜷缩在屋内,裹着厚重的棉衣,仍觉寒意从骨头缝里渗出,四肢僵硬,行动迟缓;妇人大多腰膝冷痛,白带清稀量多,小腹冷痛,如坠冰窟;老者们夜尿频多,一晚上起夜十余次,睡眠质量极差,白天精神萎靡,哈欠连天;小儿则面色苍白,啼哭无力,手脚冰凉,食欲不振。其中,豆腐坊的刘老汉病情最为严重,他卧床不起,畏寒怕冷,四肢厥冷,五更时分必腹痛泄泻,粪便清稀如水,夹杂着未消化的食物,舌淡胖,边有齿痕,脉象沉细无力,几乎难以察觉。

决明子赶到刘家时,只见刘老汉躺在冰冷的炕上,盖着两床棉被,仍瑟瑟发抖。他伸手为刘老汉把脉,指下脉象微弱如游丝,仿佛随时都会断绝。再看刘老汉的舌头,舌质淡白,舌苔白腻,布满整个舌面,如同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霜。“此乃‘肾阳衰微,火不暖土’!”决明子神色严峻,立刻命人在炕下燃起炭火,同时取出银针,在关元、命门、肾俞等穴位行针。针刚刺入,穴位周围的皮肤便泛起青紫,这正是寒邪深重、阳气被遏的表现。随后,他取来刘老汉的粪便,置于火上烘烤,刹那间,一股刺鼻的腥冷之气弥漫开来,残渣呈灰白色,质地清稀,进一步证实了肾阳不足、脾阳不振的诊断。

二、地始冻时辨寒证

立冬初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