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中间水流湍急,上游冲下来的不少东西,像木头、杂物什么的,都被冲到了两岸岸边。
唐琳和冷卉穿着橡胶雨靴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沿着河边往上游走去。
脚下的橡胶雨靴踩在泥泞里,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这种橡胶雨靴穿着走路,要比布鞋费劲。
唐琳努力调整着呼吸,踢开一块挡路的小石子,靴底在路边草丛中蹭了蹭:“穿这雨靴走路,鞋底沾满泥,和负重徒步有的一拼。”
冷卉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闻言笑了笑:“这么说的话,我们这次出来,倒像是场临时加训的野外生存训练。”
“嗯,你的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当是一次野外生存考验。”
冷卉随手折了一根河边的芦苇,翠绿的苇叶在她指间轻轻晃了晃。
她抬手指着前方山脚一丛郁郁葱葱的柏树,眼底透出几分笃定:“那儿应该有个村子。村子里的人为了方便出行,肯定会在河边修筑桥梁,走,我们赶紧去瞧瞧。”
说着,便加快了脚步,橡胶雨靴踩在泥地里的声响也变得急促起来。
各地的习俗不一样。
在当地,一般村子周围喜欢栽种柏树,且,很多村子周围都是那种长了几十上百年的柏树。
在农村,一般看见成片的柏树,柏树掩着的就是村子里的青砖黛瓦。
赶了近半个小时的路,两人进了村子。
村子里的人见有外人进来,都好奇地打量她们。
唐琳和冷卉也发现村子是依山而建,地势比较高,洪水并没有淹没村子,只是村子里的田地遭了殃。
一位大婶抱着孩子站在路边,怀里的娃娃正吮着手指,眼珠子乌溜溜地盯着唐琳和冷卉不放。
而大婶则笑眯眯地往旁边挪了挪,给两人让开些路,嗓门带着乡土特有的热乎劲儿:
“两位女同志,瞧着你们面生的很,你们是来村子里走亲戚的,还是打这儿路过呀?”
“路过。”唐琳停下脚步,伸手逗了逗她怀里的孩子,“大婶,这是您孙子?”
“是,我家小孙子,我小儿子的儿子。”大婶笑呵呵地点头,“我生了三儿一女,其他两个儿子的孩子都长大了,就这个最小,今年才一岁。”
看着大婶这朴实无华的面孔,唐琳忍不住点了点头。
对方那股子憨厚的劲儿实在惹人心软,不过是随口问了一句,她倒像是倒豆子似的,把家里的情况一股脑儿全掏了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