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新专预售破百万!赌注升级!(第1页)

“《青花瓷》通过音乐赋形+文学造境+器物载道的三重编码,成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全球化时代的情感通用语。”

“笔者认为:其专业价值已超越流行歌曲范畴,成为文化符号学的经典案例。”

这是华国乐坛之声的点评。

这个网站是目前流量最大的专业性音乐网站,可谓给出了极高评价。

“《青花瓷》全曲以G宫调式为基础,规避西方七声音阶中的4与7,营造出典型的国风色彩。”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跟文化自信。”

“主歌采用级进式婉转线条,副歌突显四度跳进,强化情绪张力。”

“再度凸显了周结伦强大的创作功底。”

“至于节奏跟编曲,更是创新性的采用古筝模拟窑火声音,电子合成器模拟瓷器碰撞声音。”

“同样显示出来周结伦在编曲方面的天分。”

“《青花瓷》综合评价:9.8分!”

“我愿称之为第一国风歌曲!”

另外一家音乐杂志《音乐之声》,却是也给出了高分评价。

要知道,乐坛之声跟音乐之声的主编有私人恩怨。

很少有歌曲能够同时获得他们的赞誉。

假如你说这首歌好,我就说这首歌不好;

你要说这首歌不好,我就说这首歌好。

总之就是唱反调。

但是,《青花瓷》却让两者罕见的没有唱反调,而是一致给出了高分评价!

可见《青花瓷》有多么优秀!

优秀到两人不愿意昧着良心说瞎话!

一些专业乐评人,也纷纷给出赞美。

“《青花瓷》的意象建构简直无敌!音乐跟歌词完美融合!很难相信,这竟然是一个新手作者写出来的歌词!(我知道扶苏教主有名,但是在词曲界他真是新人)。”

“《青花瓷》的词风,有着浓浓的方文汕风格。如果不是上面标着扶苏教主的名字,我会下意识认为这是方文汕作品。”

“我觉得《青花瓷》的词风,比方文汕更加高级。像是……高级版的方文汕写出来的歌词。”

苏澈的歌词,却是也得到了一致称赞。

至于那些说像方文汕的,苏澈看了只想笑。

这就是搬(抄)运(袭)自方文汕,能不像吗?

普通网友们,就不像是专业人士那样端着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