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有关于农作物经济方面的资料,最多也就只有两厘米这么厚。
可是今年,却直接突破了三十厘米的厚度还不止!
正是如此,所以现在夏禹才会叹为观止。
“具体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
“今年在有了商先生给我们捐献过来的那些息壤了之后,我们国内的这些农作物经济,就直接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往年那些良好的土壤里面,也得不到这么好的收成。”
“可是今年就连那些干旱发荒,百年不用的土地全部都种上了农作物,而且统统都得到了双倍不止的收获。”
“你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农作物经济报告的资料会少吗?”
王劲一本正经的解释着。
“那倒也是!”
“这息壤的事情,一时半会儿的还不着急。”
“我想商先生那边,应该也不会再继续给我们无条件的提供这些息壤。”
“毕竟之前的时候,商先生没有索要任何的报酬,就豪横的给我们捐献过来了将近二十吨的息壤。”
“俗话说的好,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
“更何况我们也不能够这样无节制,无限度的一直等待着商先生的捐助。”
“所以要不然我们下次就在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了之后,就向他购买一些息壤吧!”
夏禹的话才刚刚落地,夏为民就突然一本正经的说了起来。
现在,他们都很清楚息壤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
之前商先生捐献出来的那些息壤,全部的都被他们利用完了。
以后的日子还长,总不能够就仅仅只是依靠这些土地里面的息壤生活。
为了夏国农作物的经济越来越好,夏为民就综合考虑到了各个方面的因素,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对着王劲和夏禹说了起来。
“老夏,那万一下一次的时候,商先生还是要给我们捐献息壤呢?”
王劲在听到了他这样说的时候,就直接提出来了一个假设。
“那我们也不能够,让商先生每次都空手回去。”
“下一次的时候,就由我们主动的去跟商先生提及起来这件事情。”
“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在我们这边,我们也能够跟他去进行正常的交易。”
夏为民早都已经想到了王劲所提出来的事情。
“对!夏院长说的没错儿,我们下次的时候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