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韩宁的回答并没有问题。
平原之上,三万对上三十万,要么逃跑,要么投降,要么被歼灭。
投降,那不能够!
死战被歼灭,太蠢了!
逃跑,保存有生力量,才是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说出来有些丢人而已。
新人将领都很要面子,很忌讳逃跑。
因为逃跑代表着懦弱,丢脸,失败……
在这么多将领面前,回答说要逃跑,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这是杨泰兴给他挖的一个坑,若是为了面子,选择死战,那就着了老家伙的道儿了。
韩宁感觉说得太直白了,轻咳了一声,补充道:“……先逃出敌人的追击,保存实力,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韩宁的回答让杨泰兴很满意。
铁骨老将军点了点头,接着提问:“若是守城呢?”
“若是守城,三万人坚守不出,固若金汤也,可以等待援兵……同时寻找战机,与援兵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敌人……”
“城中粮草不足,该当如何?”
“节衣缩食,一边向百姓征粮,一边制造假象,比如一到饭点,让城中烟囱必须冒烟,城墙上的士兵每天拿碗干饭,迷惑敌人视线……对方三十万人,根本耗不起,谁耗死谁还不一定呢……”
杨泰兴:“……”
这小子鬼点子倒是不少。
杨泰兴狡黠一笑,接着问:“若反过来,你是那三十万大军呢?”
“简单,围而不攻,围点打援,聚而歼之……”韩宁脱口而出。
“围而不攻,围点打援?”
杨泰兴露出一抹惊讶的表情。
这个时代的兵法很简陋,围点打援已经算是非常高明的策略了。
韩宁想起一段孙子兵法中的话,接着说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避之……”
若十倍于敌,实施围歼战术。
若五倍于敌,可以直接强攻。
若二倍于敌,需要努力取胜。
若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
若兵力弱于敌人,尽量避免作战,采取防守姿态……
大殿里的将领听着,一个个颔首赞同,不少人打量着小侯爷,显得有些意外。
这小子表面上纨绔,实则深藏不露啊,难怪会被女帝看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