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不要先试一试?就从塑料厂这一批买断工龄的职工开始!”高宇朗声提议道。
周副部长放下手中的稿子,看向高宇:
“我看……你这……提建议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救王志根吧?”
高宇也不否认,点头道:“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部长,他就是接连遭遇变故,整个人承受不住,崩溃了而已。
说他危害公共安全,实在是有些重了。
这要是坐完牢出来,就更找不到工作了!到时候万一又跳楼,咱们还得派人去救!”
周副部长长叹了一口气:“小高啊,你说的这些,我都能理解。
可是,领导们已经定了调子,现在再去让领导改主意,只怕难如登天啊!”
高宇倔强地看着周副部长:“部长,那毕竟是一个人的未来,能不能,争取一下?”
周副部长并未接话,而是静静地思考着。
约莫过了10分钟,周副部长突然问道:
“小高,你知道当年《光明日报》上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高宇点头道:“这哪能不知道啊!就是这篇文章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当时我刚到部队不久,刚当了班长,还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呢!”
周副部长没说话,只是含笑看着高宇。
高宇猛然反应过来:“您是说……发到报纸上,让领导看见?”
周副部长点了点头:“《越州日报》,领导每天都会看。
你把这个建议改改,聚焦一下,改成《买断的是工龄不是生计》,发头版靠下的位置。
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个做法,十分冒险!
领导要是采纳了你的建议,大家皆大欢喜。
要是没采纳,很可能你的仕途就此打住!”
高宇想了想,坚定地点了点头:“就算这样,也要干!
大不了就一辈子在这里干个小处长!
要是把我开除,我就去给我爱人他们公司看大门去!”
周副部长赞许地看着高宇:“行!我这就给报社打电话,让他们把明天头版靠下的位置留出来!
你赶紧去改稿子,咱们争取下午就能送过去排版!”
说罢,便准备拿起电话,打给越州日报的总编。
可高宇却一把按住了电话:“周副部长,您就别跟我蹚这趟浑水了吧?
万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