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定已有工业基础改进与合作方案
一、优先推进:成功率高、依托现有基础即可落地的项目
这类项目无需大量新增资源,能快速形成“产业链延伸”效应,适合作为短期重点。
1. 依托造纸厂发展印刷业
- 可行性:★★★★★(极高)
1960年保定已有钞票纸厂(六〇四厂),具备高质量纸张生产能力;且印刷业核心需求是“纸+印刷设备+简单技术工人”,当时国内对课本、文件、报刊的需求旺盛,市场有保障。
- 建议:先从“基础印刷”起步(如印刷本地党政文件、中小学课本、农业科普手册),无需高端设备,后续再逐步拓展包装印刷(服务本地纺织、食品等产业),风险低、见效快。
2. 依托纺织/化纤厂发展服装加工
- 可行性:★★★★☆(较高)
保定1958年已有棉纺厂,1960年化纤厂已投产,原料(棉纱、化纤纱)可自给;服装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1960年劳动力成本低,且当时国内对“工业制成品服装”(如工装、民用成衣)需求大,尤其可对接本地工厂、农村的服装需求。
- 建议:先从“标准化服装”切入(如工人工装、学生校服、民用棉布衫),工艺简单、技术门槛低,无需复杂设备,可先小规模试点(如依托棉纺厂建“附属服装车间”),再逐步扩大。
3. 化学纤维对外合作搞产品
- 可行性:★★★★☆(较高)
保定化纤厂是1957年兴建的全国大型化纤企业,当时国内化纤产量少、需求大(如纺织厂需化纤纱混纺、军工领域需特种化纤),对外合作符合“全国工业协作”的时代导向(1960年国家鼓励区域间工业互补)。
- 建议:优先对接省内或华北地区的纺织厂(如石家庄、天津的棉纺企业),提供化纤原料(如涤纶、锦纶纱),形成“保定产纤维→外地织面料→再回保定做服装”的协作链;暂不搞复杂化纤制品(如特种纤维),聚焦“原料供应”,降低合作难度。
二、中期推进:需补充少量资源、依托技术延伸的项目
这类项目需依托现有技术团队或政策支持,适合在短期项目见效后推进,形成“技术迭代”效应。
1. 依托胶片厂研发电影放映机(暂不建议直接研发电视机)但是后面我们一定要搞。
- 可行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