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双喜临门(第1页)

严书记听了程乔的话先愣了一会儿。

上头有明文规定,允许公社兴办的小型工厂,仅限于农具修理、砖瓦窑、石灰厂、小电厂以及粮油加工……

等等!

豆制品加工就是属于粮油加工的一种啊,只是豆腐作坊做大了真的有销路吗?

毕竟在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村,还远远达不到需要改善生活的水平。

豆腐虽然味美又有营养,但属实不算生活必须品啊!

严书记内心纠结。

以公社的名义开办豆制品加工厂的条件是允许的,但他还是很担心单一的豆腐并不能达成多养猪,养好猪的目的。

“程同志,你真的觉得你们队办的豆腐厂以公社之名扩大规模,就真的能解决粮食的缺口问题吗?”

“咱们要从实际出发,绝对不能被一时的成绩冲昏头脑,增加浮夸的风险啊!”

本来一颗心还上下忐忑的程乔听了严书记这话,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

是个务实的领导就好!

程乔之前就设想过被树立为典型的种种好处,自然也考虑过潜在的风险。

大跃进时期并没有过去多久,不少官员仍然好大喜功。

要是碰上个急功近利的领导,给他们盲目制定目标,强行摊派无法完成的任务。

那就不仅仅是典型垮塌,说不定为了完成任务,还会闹出猪吃人粮的事情来!

这样会把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群众又拖入万劫不复的水深火热当中去!

那就与程乔的想法背道而驰了,这个典型不当也罢。

好在张本初的判断这次没出问题,这个严书记的确是个务实的干部。

“如果严书记信得过我,我可以试一试。”

程乔没把话说太满。

务实的干部当然好,但如果思想于过保守的人也不适合程乔的节奏。

与其将来互相扯皮推诿,甚至让她当替罪羊,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把摊子铺那么大。

“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能帮忙前进生产大队完成任务,我相信你也有能力进一步提高生猪产量!”

严书记这次沉默的时间不长,很快就掷地有声的给出了回复。

从公社回大队的路上,张本初的情绪比来时更加高涨。

表彰大后之后,公社干部跟他们两人又单独召开了会议。

已经基本敲定,年后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