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作为全国最为发达,以及返乡知青最多的城市之一。
这里为了安置很多知青的工作,弄了一些合作社简直太正常不过。
比如报亭,大碗茶,修理铺之类的,还有集体企业创办,以及个体经济扶持之类的。
不过个体经济主要讲究七上八下。
七个人以下,那就说明是市场经济。
超过八个人,那就是资本主义了,得严格控制员工人数才行。
几人在车上聊着这些,饶是车上一些其他乘车的顾客,听刘玉玲说着这些,都颇有几分啧啧称奇的感觉!
他们都感慨,还特么是大学生懂得多啊。
这他们自己的话,真就是没那么多懂的事情,搞得他们怪感慨的。
“对了陈山同志,你送陈栋梁他们同志去京城的话,你打算在京城停留多长时间?”
从他们这里去京城,路上要的时间实在是太长。
刚上火车,他们一个个都还挺兴奋的。
短时间内,肯定是没办法睡着的就是了。
“啊,哈哈,那就只能等到了京城才知道了。”
陈山笑着说道:“京城那边要是有意思,我肯定得多待一段时间才行,可要是没意思,指不定去个一两天就回来了。”
“毕竟我二哥他们都已经是大学生了,也用不着我那么操心。”
陈栋梁和吴静都不由得翻了翻白眼。
他们倒是想让陈山多待上一段时间来着。
不过现在看来陈山并不愿意啊,这家伙就是奔着京城到底有没有意思而去的。
至于送他们上大学的事情,让他们看来,反倒是像是顺利的。
张富贵不由得开口道:“对啊刘玉玲同志,京城有没有啥有意思的事情啊?”
刘玉玲想了一下,结果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如果真要跟咱们那里比起来,又或者说是跟你们比起来的话,我感觉好像没有吧,你看你们打猎,有熊瞎子,还有狍子野猪之类的!”
“这京城那边可见不到这些东西哈,那些个京城的爷们,现在和咱们差别也差不多,就算是想吃肉也是个麻烦事情。”
“无非是人多一些,甚至还有外国人在京城瞎逛呢。”
陈山诧异道:“这个年头就已经有外国人了吗?”
刘玉玲笑着点头道:“其实这并不是很稀奇。”
“外国人虽然不是那么多,但这年头还是有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