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真正冰释前嫌(第1页)

深宫密室之中。

帝师尉缭之前藏身之处。

尉缭端着一碗温热的汤药,来到嬴政榻前:

“太上皇,该喝药了。”

嬴政勉强抬头看了看尉缭,眼神中藏着防不住的戒备。

也就是嬴政没看过《水浒》。

不然的话,他听进耳朵里的可就不是“太上皇”,而是大郎了。

尉缭察觉到了嬴政的戒备之色,微笑着将汤药碗放到了嬴政面前:

“咱们都一把岁数了,年轻时候的恩恩怨怨,还能束缚咱们一辈子不成?何况,咱们不是商量好了,为了你们家老六,重新结成统一战线了吗?”

一笑泯恩仇这个事的确存在。

可嬴政心里还是有些存疑,短短几日的时光,真的能化解过往数十年的恩怨吗?

当初,年轻的嬴政依靠尉缭迅速稳定了秦国局势。

坐稳了秦王的位置。

进而主推尉缭所写的《尉缭子》兵书,将尉缭的军事思想深植秦国将士的骨髓里。

然后才有了后来强盛的大秦王朝,为嬴政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再后来,尉缭发现嬴政的野心日渐扩张,料定他在完成大一统的宏伟格局之时,必然也会成为一位暴君。

于是便毅然辞官而去,不跟嬴政玩了。

嬴政前后派出三波人马去追尉缭。

前两拨,嬴政肯定是想挽留尉缭的。

至于最后一拨人马,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像尉缭这样的超级人才,集军事、政治、权谋为一身的大能。

嬴政当然是不放心的,万一他转头加入别国的阵营呢?

所以……

两人对此心照不宣。

嬴政当年能派人追杀尉缭,尉缭今日为什么就不能在汤药里加点料?

侍候在旁的夏无且走了过来,轻声说道:

“太上皇,所有的用药材料和煎药过程,陛下都是高度关注的,还亲自派禁军盯着整个过程。”

他的言外之意,太上皇您老人家就放心喝药吧,这里没有潘金莲。

听到夏无且这句话,嬴政终于稍微放心了一些。

谁都可能在嬴政的汤药里加料,唯独夏无且不会。

否则,嬴政当初假死驾崩,也不会只有宁腾和夏无且知道内情了。

在夏无且的侍奉下,嬴政喝完了汤药。

精神随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