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西域来使(第1页)

从大散关到咸阳,正常走路的话三日必到。

可西域使者硬是走了整整五天,才姗姗来到咸阳城门外。

看着咸阳城雄伟的城郭、宽阔的城门。

西域使者由衷的感慨道:

“不愧是传说中的大秦啊,一城一地、一草一木,皆令人为之震撼。”

这一路上,西域使者沿途看到的风土人情,充分体现了大秦的繁荣昌盛。

要知道,在西域那边古老的苍茫大地上。

数十个国家中,只有半数是城廓之国。

另外的一半,还处于游牧生活的状态。

而且各国与各国之间,并没有硬性的联盟章程。

虽说共同掌管着西域,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

比曾经的战国七雄还要乱。

相比之下,大秦早已度过了与其他国平起平坐的阶段。

进化到了独掌神州大地的程度。

横向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如果把西域代入到神州大地中的话,他们还处于春秋时代。

而大秦已经跨越了战国时期,形成新的大一统王朝了。

并且还是经过了数十年发展的大一统王朝。

对大秦文化颇有些研究的西域使者知道,西域各国与大秦的差异,至少差了500年时光!

因此,他在感慨之余,深深感受到了肩上责任之重大。

这名西域使者,名义上代表着西域各国。

实际上,他就是楼兰国的使臣。

楼兰国位于西域的最东边,紧挨着大秦的玉门关。

说白了,楼兰处于大秦和西域各国的夹缝之中。

若是双方一旦发生矛盾,楼兰必会首当其冲,第一个迎来强盛大秦的怒火。

所以,相比其他的西域各国,楼兰更需要维护好与大秦的友好关系。

只是这个时代,丝绸之路还没有形成。

由于沟通与交流的欠缺,以及交通工具的落后。

丝绸之路还在来往骆驼的践踏中夯着地基呢。

走的人多了,最终才会形成路。

而现在,这条路上走的人还不够多。

限于硬件设施,楼兰总共派了三次使团前来大秦。

最近的一次,还是嬴政在位10年的时候呢。

一晃就是20多年过去了。

此次前来的使者,也摸不准大秦还会不会与楼兰称兄道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