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个部落首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本地越人,主动加入到端午的欢庆氛围中。
人们笑着,跳着,渐渐和秦军将士融为了一体。
那道泾渭分明的界限,在这一刻逐渐模糊。
虽然还不能说完全消失,但这是好的开始。
嬴疆含笑赏赐了几个部落首领们,每人一车西风烈酒。
就当是他们起带头作用的犒赏了。
端午节的欢庆过后,嬴疆下令岭南军团进驻百越之地。
在几个十分重要的咽喉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驻军。
放在以前,岭南军团是用来镇压百越的。
从今以后,他们才真正实现了军团名称的意义。
成为镇守岭南的大秦将士了。
当然了,这几处重要的地点,今后也不会再以部落的形式出现。
而是将会在原地修建关隘,类似关中四塞那样的关隘。
按照嬴疆的本意,他不光要修建关隘,还要在百越修建城池。
只不过,修建城池工程浩大,嬴疆无法在百越待那么久的时间。
于是,便只能先把关隘修建起来。
至于各地的城池,日后可以慢慢来,一点一点、一座一座的去完成。
预计在5年之内,令在百越境内形成以城镇为主、部落为辅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有了坚固的城池和先进的文明,百越的原居民们便不会再受生活艰辛之苦。
时间久了,当他们意识到大秦能给他们的福利,是其他任何人也给不了的。
自然而然就会把自己当做大秦的一员了。
第一个5年计划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等本地越人从心里认可大秦,愿意融入大秦之后。
再落实第二个5年计划。
让秦人与越人互相通婚,进一步打破民族壁垒。
真正的成为一家人。
西域都护府和吐蕃都护府那边,都是这样进行的。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西域都护府已经开始进行第二个5年计划了。
而吐蕃都护府在第一个5年计划过半之时,当地的羌人已经接纳了大秦文化。
并且按照大秦的文化进行生产,遵循大秦的律法来生活了。
百越这边只需要按部就班,稍微调整一下细节即可。
选好了修建关隘的地址之后,工程便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