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萧晏辞推举了方成钰担任南诏府知府。
众臣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方成钰是何许人也,但对这个姓氏他们多少还有印象,这才回过神来,这是方家人。
立马有人反对,“方家乃罪臣,皇上仁慈没有罢免方成钰的官职也就罢了,怎能一再提拔?”
萧晏辞出声反驳,“英雄不问出处,方家之事,与方成钰无关,皇上都不予追究,你们还紧抓着不放,是在质疑皇上的决定吗?更何况,方成钰此人的确有些本事,在治理地方事务上很有手段。”
萧晏辞命人将方成钰在茨州的政绩整理好了,此时便在众臣面前展示。
看到那些实实在在的政绩,不少人都没话说了。
能在一年内把一盘散沙一样的茨州恢复生息,的确需要一些手段。
但依旧有人反对。
萧晏辞反问,“莫不是诸位大人有更好的人选?还是说你们愿意亲自前往南诏府,为朝廷分忧?”
一句话就把对方堵了回去,瞬间老实了。
德丰帝也对方成钰有印象,一番权衡便点头,答应了此事。
“安南都护使一职,你们可有举荐之人?”
萧晏辞没开口,其他朝臣陆续推荐了几人,但都太过年轻,资历不足,不等德丰帝开口,其他朝臣就驳回了。
有人推举了周卫海。
周卫海在滇南危机时,及时站队,护驾有功,在萧晏临一党被清算之后,他受了提拔,任京营三大营的总兵,是京城重要的防护。
他若调往南诏府,京营三大营就没了掌舵人,京都安全只怕会有疏漏,德丰帝定然是不会同意的。
果然,这个提议被德丰帝驳回了。
众臣一时没了主意。
德丰帝有些恼怒,“偌大的大齐,难道推举不出一个得力之人?”
大齐朝本就重文轻武,上次萧晏临一党被清算时,又拿了不少武将,眼下朝中武将属实有些青黄不接。
这时,萧晏辞终于开了口,“父皇,儿臣以为,不若直接从滇南选一名悍将前往南诏府,滇南府的将士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方方面面都最合适不过。”
他的这个提议让德丰帝的眉头不禁蹙起,但他一时没开口。
有臣子观其面色,立马提出反对。
“皇上,滇南王已掌四万边军,若再控南诏,则西南半壁尽归其门,恐怕不妥。”
德丰帝紧皱的眉心立马舒展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