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晚主动解释着:“金话筒大赛第一名不是能得到春晚主持的机会吗?但是电视台把我的主持机会取消了。”
“后来又发出声明,会重新给我一个活动的主持机会。
但是台长说,近期电视台都没有活动规划。所以台长给我安排了五期的首都电视台天气预报播报的档期。”
卫琴第一时间祝贺俞晚:“这个机会好啊!这个机会可不亚于春晚主持人啊。看来台长还是很重视你的。”
俞晚点头:“所以,在接下来的天气预报档期安排期间,我可能没时间回广播站来播音,暂时还需要小月姐给我替上。
与其我回来这几天,把我换上去,等我走了又把小月姐换上去。
这么换去换来的,还不如小月姐直接播到我天气预报档期结束的那天。”
卫琴点头,觉得俞晚说的很有道理。
在此之前,俞晚对小月姐目前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后来卫琴细致的和俞晚说了一些关于小月的家庭情况。
俞晚也能理解小月为什么看自己的眼神是警惕的。
快要走时,邮递员给卫琴送来了两份邮件。
第一份上头的寄件人写的首都广播电视台。
卫琴叫住俞晚:“诶,小晚,等会儿。这邮件是电视台寄过来的,兴许和你有关。先看看吧。”
俞晚留下来和卫琴看邮件。
邮件上除了说明俞晚并未留职电视台,以及给俞晚安排的天气预报档期以外。
还提及了“普通话传四方,农民也能无障碍交流”的政策。
第二份邮件便是首都政府寄来的。
卫琴和俞晚两人都有些懵。
还没打开邮件,紧接着电话打了进来,这才得知这件事情。
毫无疑问,广播站派出去的代表人员必然是俞晚。
另外,再加上传四方的第一站是花岗村,俞晚的老家。
理所当然的把这个响应者的机会给了俞晚。
“所以,咱们广播站响应政策的人选是小晚?”小月也差不多听懂了其中意思。
卫琴点头:“对的。传四方的第一站是花岗村,小晚的家乡。小晚去会更合适一些。
这一去就得好几个月,期间广播站都属于缺人的状态。
临时招聘一个人上来替补,还得花时间花精力去磨合和教学。
所以,广播站诚邀小月同志,提前结束产假,回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