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设备都搬过来吧,我要亲自测试一下。"
方宇指着办公室角落的实验台,这是他特意为了随时进行小型测试而设置的区域。
林昊和几位助手小心翼翼地将那个黑色长方体放在实验台上,又匆忙返回实验室取来了各种测试设备。
高精度电压表、电子负载、温度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等。
方宇脱下西装外套,挂在椅背上,卷起衬衫袖子,戴上防静电手套,开始了一系列严谨的测试。
首先测试最基本的容量和电压参数。
方宇将电池连接到专业测试仪上,设置了恒流放电模式。
随着测试的进行,仪器显示屏上的数据曲线平稳地延展开来,几乎没有任何波动——一个理想电池应有的表现。
他的眼睛紧盯着数值,不时记录下关键参数。
"120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确实达到了。"
方宇点点头,随后将电池连接到一个自制的脉冲负载装置上。
他现在做的,正是测试高倍率放电性能。
装置启动后,电池瞬间承受了相当于正常工作电流五倍的负载。
林昊紧张地盯着温度计,生怕电池过热引发安全问题。
但令人惊讶的是,电池表面温度仅仅上升了十几度,远低于传统锂电池在同等条件下的表现。
"降低环境温度,我们测试低温性能。"
方宇将电池放入一个小型低温箱中,温度迅速降至零下20摄氏度。
在这种严酷条件下,大多数电池都会出现明显的性能衰减,但磷酸铁锂电池依然保持着80%以上的正常输出能力。
最令方宇印象深刻的是安全性测试。
他拿出一根金属针,在林昊惊恐的目光中,直接刺穿了电池的一角。
与普通锂电池可能出现的剧烈燃烧或爆炸不同,这块电池仅仅冒出一缕淡淡的白烟,随即恢复平静,甚至仍然能够输出一定的电能。
"真是太了不起了,"
方宇取下防静电手套,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项技术比我预想的还要成熟。它将彻底改变能源存储领域的格局。"
林昊团队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一个年轻技术员忍不住问道。
"方总,您真的要给我们投入一亿资金吗?这……这也太多了吧?"
"一亿只是开始,"
方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