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短的回答却包含着巨大的分量。
刘华卿清楚,方宇这个人从来不会轻易许诺,他的每一个承诺背后都有充分的把握。
电话那头传来刘华卿释然的轻笑。
"好!那我就彻底放心了。”
“下周一,我们在天锦港举行改造启动仪式。到时候,军委的几位首长也会出席。"
挂断电话后,方宇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灯光,思绪万千。
三百亿的预算,远超历史上辽宁号的改造费用,这意味着他可以把自己对未来航母发展的所有理解都融入到这艘舰船中。
他可以引入更先进的电子设备,改进动力系统,优化舰载机起降流程,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当代最先进的航母设计。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方宇迅速收拾办公桌,拿起外套,朝门外走去。
秘书看到他急匆匆的样子,略显惊讶:"方总,这么晚了还要出去?"
"嗯,有点急事。"方宇边走边回答,"我可能要晚点回来,你先下班吧。"
秘书点点头,目送方宇走向电梯。在电梯下降的过程中,方宇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三百亿的巨额投资意味着巨大的责任,而要真正实现他的航母梦想,仅靠现有的技术显然还不够。
夜色已深,但方宇却充满了干劲。
走出北方工业的大楼,一辆低调的黑色SUV已经等候在门口。
车窗摇下,驾驶座上的军官向方宇敬了个礼:"方总,车已备好。"
"去燕山实验基地。"方宇简短地说道,迅速钻进后座。
军官点头应是,车子平稳地驶离北方工业大楼,向着城市郊外驶去。
窗外的景色从繁华的城区逐渐变为宁静的郊外,路两旁的街灯越来越稀疏,最后只剩下车灯照亮前方漆黑的道路。
方宇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在他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瓦良格改造的总体蓝图。
但要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他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支持——那些在97年的龙国本不可能存在,但在燕山秘密实验基地里,却已经开始萌芽的技术。
车窗外,山路变得越发崎岖,灌木丛生的山坡上偶尔闪过野生动物的眼睛,反射着车灯的光芒。
再过一个小时,他们就能到达隐藏在燕山深处的秘密实验基地——北方工业最尖端、最机密的研发中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