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李靖感叹的时候,小姑娘又从当地土著长老手中接过一条,由五种颜色的丝织品缝制成的五彩哈达!
“尊敬的大唐军神,请您替尊敬的天可汗陛下,接受我们诚意奉送的五彩哈达。”
“这......”
李靖有些犹豫了。
他回忆着从进城清剿吐谷浑鲜卑余孽开始,直到现在发生的种种事情。
李靖施行了林浩在建议信上写的,针对攻下城池后,对当地人的策略。
鲜卑无道,一个不留!
当地土著,施以仁政!
李靖认为,林浩说得也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不是突厥人,不是野蛮的胡人,是有着几千年文明传承的天汉。
人,是杀不完的。
如果没有人了,这么大片土地谁来经营?
经过五胡之乱,经过隋唐乱世的中原,本身人口就不够,需要繁衍生息才能重回真正的盛世。
让众多的汉家儿女上高原,是绝对不可行的。
天下何其之大,人外还有人。
高原之外,还有广阔的世界,还有完全和唐人不同的,黑如墨白如面的蛮人。
与其把这大好的土地让给他们,还不如对当地土著施以仁政,让其为我所用。
这两天,他为了验证林浩的一个观点,特体去了一个地方。
林浩在信中说过,‘终有一天,大家会明白,吐蕃和吐谷浑所在的高原,还有丝绸之路通往的西域大地,是我们的空气库和水库。’
为了佐证这一观点,林浩给的行军地图上,画着黄河的源头。
黄河的天朝文明是发源地,黄河又起源于高原,足以证明高原是天朝的水库的观点了。
李靖按着地图,一路西行。
他发现,这条一笔画成的‘长龙’,真的画得全对。
根据地图的指引,他走到了(扎陵湖)柏海西北处,真的看到了黄河的源头。
一时兴起,李靖找到大石头,还亲自用宝剑留下了墨宝,做成了石碑。
主碑文:‘黄河源’三个大字!
落款:大唐贞观七年李靖書!
想到这里,李靖非常的高兴。
这块碑文不仅仅表达了他李靖到此一游了,更代表着只要不让蛮人推到这块石碑,天朝就拥有了完整的黄河!
也因此,他对林浩的建议深信不疑。
正所谓,用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