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书出走,看不起朝廷,看不起陛下的罪名,没有给林浩扣成功!
林浩是懒散,但也不是个只知道莽的大傻子。
他的确是看不起朝廷,可他是看不起朝廷里乌烟瘴气的现象。
如果李世民不善于纳谏,刚愎自用,他也看不起。
还好,李世民没有。
李世民对他那些对百姓,对江山社稷有用的建议,都有采纳。
还不是盲目的照本宣科式的采纳,还知道结合国情,把那些建议发挥到了极致。
这样的皇帝,他还是看得起的。
他现在是不想当京官,可林浩也知道,说个一二三出来。
他在书信里,有理有据的说了他要走的理由。
就是当朝皇帝,也深度赞成的理由。
这不,皇帝为了摆脱林浩的这个莫须有的罪名,都不惜自己骗自己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在自己骗自己,可是就是想不通。
他林浩的一封书信,一纸建议,凭什么可以让皇帝言听计从?
凭什么?
他们,想不通。
这其中的缘由,只有当朝皇帝李世民和长乐公主知道。
只有,大财主老李和大财主的女儿大财女,知道!
李世民只是淡淡一笑,肯定是不会告诉他们的。
他和林浩还是战友的关系,也肯定不会告诉他们的。
成功摆脱罪名之后,就是老规矩,老台词‘有事禀奏,无事退朝’了。
可就在这时候,‘要么不开腔,开腔不太平’的大唐外交总管,鸿胪寺卿站了出来。
他一跑出来,所有人都严肃了起来。
之前的一起,暂时也就忘了。
“王爱卿,有何要奏?”李世民严谨的说道。
鸿胪寺卿名叫王胜,也就是王玄策的父亲!
王玄策在这次考试中,考得也不错,也获得了重新安排职位的机会。
王升抱着玉笏拱手道:“启奏陛下,就在昨日,鸿胪寺收到了吐蕃国的国书。”
“吐蕃国赞普松赞干布,希望与我大唐建立友好外交。”
“望陛下允许,他们派出使团出使我大唐长安,拜见陛下。”
话音一落,百官又开始议论了起来。
秦琼横眉冷眼道:“这个年轻的赞普才二十一岁,是个人才。”
“这些年,他一方面统一高原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