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接到李世民的圣旨,并没有立刻就开始采取行动,一如往常!
李承乾和李泰,为了在队伍里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依旧闹的乌烟瘴气,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注意过。
无论他们怎么闹,在他们身边的那些人,永远都是那些人。
说白了,三五千人在六十万大军中,丝毫不起眼。
拿出三五千人陪着太子和皇子,已经是李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北线,一如既往的平静。
噶尔钦陵也一直关注着北线战事,现在没有任何战争爆发的迹象,即在意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
但不管北线战场是打是平静,都不影响噶尔钦陵打下松州城的决心。
从战争开始前,他就打定主意拿下松州城,为此不惜放过北线战事,专注于和林浩在松州城打。
已经半个月时间了,松州依旧固若金汤。
林浩怎么这么能守?
噶尔钦陵也不由得觉得头疼。
在林浩之前,益州都督还是林锋的时候,林锋就以善守而闻名,但当时的林锋,绝对赶不上林浩这么难缠。
林锋也没像现在这样能守啊!
噶尔钦陵知道林浩善守,逃到吐蕃的吐谷浑人,很多人都说林浩经营下的鄯州城,就是一个龟壳,怎么打都打不烂。
以前噶尔钦陵还不相信,但现在他信了。
这就是个铁壳子。
“我就不信,松州城真的是铜浇铁铸!”
噶尔钦陵有撞翻南墙继续走的架势,一定要啃下松州城这块硬骨头。
他直接下命令道:“告诉他们,继续进攻,直到拿下松州城为止!”
噶尔钦陵没有底牌,或者说,围在松州城外的三十万吐蕃蛮兵,就是他最大的底牌!
同时,他也认为林浩没有底牌,松州城就是林浩的底牌。
……
吐蕃绝不会轻易放弃的进攻松州城的。
绝对不可能!
至于底牌,林浩还有没亮出来的。
他没有在城墙上,而是去了他从益州主城带来的匠作营工坊。
这里,被重兵把守,没有人可以靠近。
除了林浩。
他进去以后,许多铸铁的工匠还在不停地浇铸着铁器,他绕过那些热浪滚滚的浇铸车间,去了最里面的地方。
这里,是林浩从系统中获得的大将军炮的研究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