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林浩,我觉得你比较合适(第1页)

李恪听林浩的话,觉得特别有道理!

林浩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至于林浩说的那些土地、地主吞并之类的事情,李恪对此不是很清楚,他想回去以后多了解一下再来谈论今天林浩说的话。

不过,单纯从聊天的角度来说,他是能听得出问题的。

“你说的有些道理,但一旦遇到灾年怎么办?”

“由我们益州官府当他们的靠山,建立我们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没有公信力的官府,是没有存在价值意义的官府。

就像后世,赤字在年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很高,可为什么没有出现问题?

因为那些钱,是为百姓花的。

不影响大局。

林浩继续和李恪解释道:“灾年我们可以由官府提供救援,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帮助百姓。”

“等播种的时候,我们提供种子,工具,耕牛,但绝不能把官府对百姓的帮助,添加到粮税里面去,那不是一个官府应该做的事情。”

“难道就白白帮忙?”

李恪不服气的询问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吧?”

“道理是道理,但却不能用于官府身上。”

林浩说道:“官府是做什么的?他们只是为百姓做事的职能部门。”

社稷为重,君次之。

李恪虽然不能接受林浩的方式,但他觉得林浩说的有道理。

就应该这么做啊!

但想到林浩前面说的话,李恪摇摇头:“都督所言,何其艰难?而且,都督要在益州做事,没那么容易的。”

说完以后,李恪把他对林浩说的话,又重新和林浩说了一遍。

这家伙说话很直,不管对谁都说一样的话。

常任在后面听到了李恪与林浩的对话,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看来,李恪是一个君子。

是自己想错了李恪。

在说完林浩有可能会离开的推测后,李恪又说道:“都督所言之事,绝非常人可以完成,而都督很有可能不能一直在长安,所以会被调走,人走茶凉,都督离开后,恐怕想做的事就没那么容易结束了。”

“找个合适的人接我所做的事情就好。”

林浩说着,看着李恪:“我觉得,三皇子就不错。”

“我?”

李恪摇摇头道:“这么好的地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