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他就不是李世民了!
如何听不懂?
林浩只是说,百姓想活着!
能吃饱饭的活着!
只要能吃饱饭的活着,百姓们就不会造反。
林浩刚刚举得例子,说的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
权贵不税收,他们有更有底气的原始积累,百姓们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着,时间推移,原始积累越来越雄厚。
而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他们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了。
公平吗?
不公平吗?
李世民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林浩这么一总结,他觉得有问题。
百姓的人口数量和朝堂存灭之间的问题。
难道,为了让大唐绵延下去,要杀掉多余的百姓?
这不可能,也不现实。
李世民也不是屠夫。
那怎么办?
李世民不知道怎么办,但他知道林浩一定有办法。
看着林浩,李世民询问道:“你现在做的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麻烦?”
“不是解决麻烦,我只是想让益州的百姓,能够过得更好一些而已。”
林浩对老李说道:“我来到益州,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只是,我不可能一辈子留在益州。”
说白了,不是信任。
而是看到如此富裕的益州,让一个和自己势力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把控,其他人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就算是李世民,他也不放心,以林浩的能力,把益州经营成铁桶阵,外人插不进手,完全没有问题。
试问,李世民愿意把这样的事交给林浩来做吗?
想到林浩刚刚说的,他准备找一个接班人,接替他完成林浩未完成的事业。
谁?
程处嗣?秦怀道?
还是常任?
李世民好奇的询问道:“你说,你准备培养个人才,让他帮你继续管理益州的事情,你准备选谁?”
林浩说出了一个让李世民感到惊讶,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的名字:“李恪就不错!”
“谁?李恪?”
李世民愣住了,不由得脱口而出:“你怎么会选择他?”
“为什么不能选?”
林浩摊开手,说道:“李恪能力不错,而且是陛下的儿子,他又不能成为皇帝,外出封个蜀王,治理一方不好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